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少年老成”?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少年老成”?

2017-04-08 来源: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所谓幼稚、不成熟,是指现实能力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现实能力,就是客观地认识世界、环境的能力,理解别人、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共情能力),客观地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付出努力的能力。

  我们的传统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中国传统主张的儿童教育,从出生到三四岁这个阶段大多是空缺。教育的方式比较注重认知和理性,相对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像《颜氏家训》这类书,都是教育孩子怎样适应父母、顺从父母,甚至是如何迎合父母。现代心理学认为,这个阶段对孩子心理发育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孩子首先需要的是父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感受到爱与关注,才能逐渐发展出一种共情的能力——可以去爱别人、关注别人,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如果像传统中那样过分强调孩子懂事、老成,在成长早期就过度置入各种观念,忽视孩子对爱和亲密情感的需要,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成长。

  成熟与童心有何关系?之间矛盾吗?

  不矛盾。我们的成年状态与儿童状态,这两种状态是交替的。正是这种交替,让我们有可能校正内心与现实不协调的部分,促进我们心理的发展。

  一个成熟的人具有很好的现实感——进入内在儿童那个部分时可以特别富于幻想,对事物有丰富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享受某些神奇、魔幻带来的魅力;从这种状态中出来时,又能很好地与现实协调,可以区分幻想和现实。

  比如说,我们看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会觉得特别好玩,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那里面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是艺术的夸张。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HeinzKohut)说孩子那种魔幻般的思维、情感,觉得自己像“超人”一样的想象,正是我们创造力的精髓。很多艺术家也认为,这些幻想和感受中蕴涵着我们内心最活跃的创造力的部分。

  成熟而保有童心,与幼稚、不成熟,其区别在哪儿?

  所谓幼稚、不成熟,是指现实能力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现实能力,就是客观地认识世界、环境的能力,理解别人、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共情能力),客观地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并付出努力的能力。缺乏现实能力,就会沉浸在幻想、白日梦当中。

  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经济窘迫,可能会完全寄希望于中彩票大奖;一个相对成熟的人,可能也会幻想自己中彩票,但他同时还会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作出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都有童心,都有儿童的部分,但是前者完全生活在儿童的状态当中,而后者的成人部分与儿童部分是整合的——他/她既有成人的部分,又让儿童的部分也能不时得以展现,整个人处于一种活泼流畅的、富有弹性的状态当中。

  传统文化影响之下,我们可以怎样去释放自己的童心?

  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开放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防御自己。有时我们会对自己完全封闭,用一些防御把自己搞得很僵化——就像有一个坚硬的外壳,自己躲在后面。当你打开自己时,可能会发现,有很多东西是你以前完全没有觉察到的。打开自己,就是能够逐渐地,越来越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状态是怎样的,真实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根据现实来调整。这会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