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照顾好孩子的情绪,照顾好你和孩子的关系

照顾好孩子的情绪,照顾好你和孩子的关系

2017-04-07 来源: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实在太重要了,晓之以理效果大不如动之以情。教过几年书的老师大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也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上一门课。

  在我看来未满18岁就算是小孩子,不管是大小孩还是小小孩他们都很讨厌一件事情,就是父母和老师的啰嗦和絮叨,所以我如果有什么话想让我的儿子(5岁)或我的学生知道并认同,我一定会用最简练的语句传达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够记得,并方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

  还有就是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实在太重要了,晓之以理效果大不如动之以情。教过几年书的老师大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也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上一门课。

  说白了,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就是为了要照顾好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前提之下,我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告诉我有以下一些话对孩子帮助会很大。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常常教育小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其实这句话小孩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

  曾经有一个家长很无奈的告诉我,说她有一天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让她孩子帮忙拿个东西过来,结果她女儿回答她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让她哭笑不得,但又不知道怎么回应。大家觉不觉得这里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自私和推卸责任的意思呢?

  我觉得教育小孩时,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忙得不可开交,自己不能做拿东西这件事,所以这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妈妈在家里翘着脚看电视,叫女儿帮忙拿个东西。这个时候回应“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合适的。

  所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能(我只是说可能)会有养成小孩自私和推卸责任的副作用,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更能培养小孩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2、“你可以带,但要自己照顾好”

  这句话是我们外出时,我儿子有时候会想带这个玩具那个玩具,我想大多数家长可能会断然拒绝。如果答应了又常常因为玩具丢失或弄坏而让小孩子大吵大闹,让父母觉得还是不要太“宠”小孩子,暗下决心下次不再让小孩带玩具。但是这么做你又剥夺了小孩选择的权利,他没有做不道德或伤害他人的事,为什么不能在出去玩的时候带上自己的玩具呢?我们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也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已经有和小孩解释清楚“照顾好”是什么意思,就是A照顾好自己的玩具不损坏和丢失;B照顾别人,不许给别人添麻烦;3.如果玩具弄丢或损坏了,你可以哭,但不许责怪他人。以后我就不用再多做解释,只需告诉他“你可以带,但要自己照顾好”,甚至有时候,我都还没开口,他就会自己说出这句话。

  而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会用不同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因为你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水平。同样是这个道理,我对高中的孩子们是这么说的,请大家看第3条。

  3、任何人都不能以爱的名义去限制他人自由

  朋友,爱人,父母都不行。只有一种情况你必须被限制,就是你做了违法犯罪或不道德或伤害自己的事。

  这句话更高度概括,第2条只是这一条的一个具体表现。这是我常常告诉高中学生的一句话,目的在于让他们分辨清楚在什么情况之下要“维护自身权利”和“学会拒绝”。

  例如,某个学生问“有个同学总是粘着他,有时候让他很不舒服,是不是该拒绝。”“老师不让我参加社团活动,因为怕影响学习。”“妈妈让我不要和XXX同学来往,怕他会把我带坏。”

  4、不被理解是生活的常态

  学生最常向我诉苦的问题之一是“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我觉得很痛苦”。其实大家想想,有人知道你过往的经历吗?有人知道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吗?其实没有人知道,不是吗?所以不被理解才是生活的常态,而不是被理解。知道这个真相,我想你就不会强求别人一定要理解你,你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5、想要别人对我好,我要先对别人好;我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要对我好。

  这也是学生常常向我倾诉的烦恼“为什么身边的朋友都不怎么理我,有时候以前很要好的朋友见面都不跟我打招呼。”“我对她那么好,她却总是对我爱答不理。”“我和朋友吵架了,努力挽回,但总觉得她对我没有像以前那么好了。”

  你也许还不太相信这一条心理学上所谓的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但是你可以先试着在生活中践行这条原则,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相信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