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资讯 > 9月10日: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10日: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2017-04-03 来源:广东燕岭医院心理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自杀一般由精神病自杀与冲动性自杀构成,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杀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冲动自杀,自杀行为通常在与家人争吵或遭遇某些负性事件之后较短时间内发生。

  裴多菲有一句名诗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爱或多或少是可以重来的,生命却是独一无二的。明天(2015年9月10日)不仅是教师节,也是第13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今年的主题是“伸出援手,挽救生命”。据悉,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第5大死因,是15至34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全球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而中国每2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冲动是魔鬼:中国自杀人群中多为冲动自杀

  自杀一般由精神病自杀与冲动性自杀构成,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杀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冲动自杀,自杀行为通常在与家人争吵或遭遇某些负性事件之后较短时间内发生。据报道,沈阳一位13岁小姑娘,因为老师体罚后心里压力过重,吃鼠药自杀;因卖菜问题夫妻吵架,妻子竟喝农药自杀;女子隆胸失败想不开,路边吞石试图自杀。

  对451例服用农药自杀未遂者的研究显示,从开始有自杀想法到实施自杀所用的时间:不到5分钟的为44%,10分钟以内的占51%,两小时以内的占64%。自杀的高危持续时间大约为48~72小时。

  对于自杀者来说冲动是魔鬼,因为任何一件不顺心的事情可能会给个体带来悲观、失望、压抑、狂躁等不健康的情绪,最后无限扩大,演化为淹没般的绝望或难以抑制的毁灭冲动,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个体的自我灭亡。

  自杀者是一只等待死亡的“小白鼠”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小白鼠落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的鼠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借此判定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

  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鼠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了,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心理学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不是被剪掉鼠须致死的,而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的意念杀死。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水池”,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有些人此时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海洋,而放弃了最后一搏的信念,最后却淹没在很浅很窄的“水池”里。

  专家解析: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百分率占所有自杀者总数的10-30%,甚至高达半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50倍,抑郁症患者中约15%最后死于自杀。自杀意念在抑郁症中亦属多见,约占82%。抑郁症患者在轻生前半数会将消极观念告诉他人,多为直接表达。如果患者的这些消极言行能引起周围人的重视无疑对预防自杀有关键性的作用。

  失眠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但在基层医院往往不能识别抑郁症,而给患者仅开镇静药服用,因不能改变症状,可导致患者绝望。(对治疗失去希望)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症状不能等闲视之,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专家呼吁全社会重视并提高识别抑郁症的能力,促进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以尽量避免自杀悲剧的发生。

  【健康小贴士】9个自杀信号需警惕

  “自杀”可能是最让人惋惜的生命终结方式,其实,很多看似突然发生的自杀事件,之前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结合美国MSN健康网站最新发布的消息,以下几个细节最值得留意。

  1、常说自己一事无成、一点希望都没有或“对生活已经绝望了”。总说这样的语言,说明他情绪低落,失去信心。

  2、暗示性地表示“我的苦难马上就会过去了”。这往往说明对方心情复杂,希望寻求到帮助或者解决办法。

  3、与人谈论一些自杀的方法,甚至开一些自杀方面的玩笑。比如,“哪种方法不痛苦”、“我死了大家都好了”等。

  4、情绪突然放松和平静,感觉“什么事都看开了”。这些人通常情绪受挫,表现出明显的烦躁、不安。可做出自杀的决定之后,反而变得平静,让周围的人误以为他“想开了”。

  5、一个躲起来,不想见人。他们可能避开朋友或亲人,自己找个地方准备离开。

  6、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为了安排好后事,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在乎的东西托付他人,比如宠物、收藏品等,一件件交代好。

  7、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可能会挨个跟很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见面,说出“下次见面可能没机会了”这样的话。

  8、写遗书或类似的文字。除了遗书还可能在日记、博客上提到关于死亡的话题。9、穿一些特别的衣服,或者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突然爱穿红色或者很另类的衣服,或者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