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情感障碍 > 正确认识“早恋”

正确认识“早恋”

2017-03-22 来源: 聊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学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类的爱情建立在性吸引以及性唤起的基础之上,而青少年一旦在青春期性发育成熟,他们就自然而然能够产生性吸引以及性唤起,此时出现爱情的憧憬,以及陷入恋爱中都是十分正常的。

  到底什么是早恋呢?

  广泛的定义是未进入大学之前的恋爱关系都算是早恋。然而,早恋这个词其实更多只在内地使用,而且现在很多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早恋”一词并不科学。

  人类的爱情建立在性吸引以及性唤起的基础之上,而青少年一旦在青春期性发育成熟,他们就自然而然能够产生性吸引以及性唤起,此时出现爱情的憧憬,以及陷入恋爱中都是十分正常的。

  对“早恋”的态度

  面对青春期孩子陷入爱情之中,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去禁止、反对。这件事就好比孩子长到7岁会换牙一样自然,做父母的最好也用自然的平常心来面对15岁孩子的恋爱。

  不过,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毕竟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尚不成熟,理性发育甚至要到25岁才能够完全成熟。父母在用自然的平常心看待孩子的爱情中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必须积极引导,有所限制。

  一方面,最好由母亲与孩子一起沟通交流性爱与自我保护的话题,并在因势利导的情况下给予孩子以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在中国大陆的学校教育趋于保守,管制甚严的背景下,只要父母与孩子保持着顺畅的沟通,并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那么只要父母能够进一步地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那么孩子的初恋就不大可能出现一些失控的状况。

  另一方面,父母要统一看法,共同给孩子的恋爱以必要限制,如课业不能受影响;周末晚上8点前必须回家且不能再外出,等等。如果亲子沟通顺畅,孩子愿意与父母分享爱情的感受,作为父母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在这种情况下,邀请孩子异性朋友一起吃饭,给两个年轻人一起“约法三章”就最好了。

  为何要“善待早恋”

  从心理学角度,父母尊重年轻人,那么年轻人也不大可能辜负父母。相反,如果父母武断和粗暴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那么孩子就更可能将爱情变成“地下”活动;甚至变成年轻人反抗成年人压迫的途径和方式。

  对青春期年轻人的爱情来说,因为彼此的不成熟,以及成长的不容易同步(女性比男性成长更快),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无疾而终是常态。但是,如果他们一旦感受到来自父母、学校的压力,特别是压迫和禁止,那么两个年轻人将更加地相爱,更加难离难舍。心理学里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茱丽叶效应”(RomeoandJulieteffect),罗密欧与茱丽叶就是在两个家族的严厉而强烈的反对下难离难舍,最终殉情而去。

  再者,即使恋爱中的年轻人偶有出格,甚至酿成一些不希望的后果,作为父母也应当要避免怒不可遏。恋爱中的成年人都难以自制,何况年轻人。特别是孩子如果面临一些始料未及的后果,她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斥责和惩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孩子在年轻时候遭遇挫折和困难,无论如何都好过浑浑噩噩地到35岁再遭遇挫折和困难。年轻时的爱情挫折和困难都能够成为成长的助力。

  总的来说,面对15岁的孩子开始恋爱,交往异性朋友,做父母的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反对和禁止;但要积极引导,有所限制。总之,给孩子以祝福,陪同其成长,快乐着她的快乐,并陪伴她度过困难和痛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