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男童不愿上学被打:孩子不听话?或许只是因为你不懂

男童不愿上学被打:孩子不听话?或许只是因为你不懂

2015-12-16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你的孩子在慢慢长大,突然你发现他开始不那么乖了,动不动就说“不”,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

  8岁男童不愿上学 被父亲毒打致器官衰竭

  近日,徐州一位男童不愿上学被打,全身伤痕累累,惨不忍睹,更由于身体器官出现衰竭被转入重症监护,目前已经暂时脱离生命危险。谁对男童下重手?是男童的爸爸。对一个8岁的小孩下如此狠的手,网友看着都心疼。

  这名8岁男孩飞飞出生于2007年5月,因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飞飞一直跟爷爷住在一起,目前在丰县王沟镇小学上三年级。因为学习不用心,飞飞经常逃课,曾被父亲打过几次。前几天,飞飞又不去上学,并把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弄坏了,爷爷一气之下把他的父母从外地喊了回来。

  12月11日,飞飞的父母从外地赶到家中,父亲看到孩子待在家中不去上学,一怒之下拿起身边的木棍朝儿子身上打了下去。后来,男孩由于一时害怕,不小心从家里两层楼梯上滚了下来,当时就躺在地上不能动了。

  由于飞飞的父亲涉嫌存在虐待儿童的行为,当天晚上已被移交到丰县当地警方处理。事后,飞飞的父亲也承认自己确实是因为孩子学习不争气一时气愤才动手打的儿子,但看到儿子现在伤成这样,自己也很后悔懊恼。目前,飞飞已经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了,但是排尿还是比较少,还需住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

  ★相关推荐:

  母亲虐待被性侵女儿 回顾令人发指的虐童案件

  女童偷钱被打重伤 如何解开虐童家长的心理症结?

  孩子不听话?或许只是因为你不懂

  你的孩子在慢慢长大,突然你发现他开始不那么乖了,动不动就说“不”,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做。很多育儿专家称这个阶段为“幼儿叛逆期”,一般是在两岁半到三岁左右。

  这个时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有些父母,可能会用家长的权威限制和命令孩子,希望能让孩子听话。而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可贵的自主需求,他们更愿意尊重和接纳孩子宝贵的自主性,给他多一些选择,并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第二种育儿观念,我们称之为“积极教养”。相比外在的行为,积极教养更在乎孩子的内心需求,着重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成长心态。

  和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

  尊重孩子的需要

  我的女儿从小就显示出比一般孩子爱动的特点,才八个多月的时候就能在我腿上连续蹦跳800多下,天天如此,直到把我的手腕都弄出腱鞘炎了。

  女儿5岁时,我们带她上钢琴中心的音乐启蒙班。全班20多个孩子,唯独她坐不住,她很快就能听懂老师讲的东西,然后就不耐烦了,总往坐在一旁的我身上扑,我每每都觉得尴尬。

  等到了三四年级,女儿爱动的特点就更加突出,反映到练琴方面更是让人头痛,所以练琴成绩起起伏伏。好在我们秉持着快乐练琴的原则,只是要求她坚持每天练琴。

  她也愿意每天都练,但是绝不肯超过一个小时,我们也就由着她--本来也没打算走专业道路,也不是为了考级拿证,就是希望她既然喜欢钢琴,那就练下去,成为终生的一个爱好。

  到了小学五年级,每天的练琴时间减少为30~40分钟了,磕磕绊绊地总算能坚持每天练琴,她绝不肯多练,我们也不勉强。问她是不是放弃不练,她也不干。

  但是,就是这样练琴,她也能练得不错,今年是练琴的第七年,顺顺当当拿到了钢琴十级证书。其实并没有不得了的苦练,因为她在琴边坐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但由于帮她用心找的钢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学琴,效率很高,所以即便每天只练30~40分钟,练琴效果依然不错。

  因此,我们不会拿别人家一坐就两三个小时的孩子来和她比。好些孩子练到十级就不再继续往下学了,女儿却愿意一直跟着老师学下去,因为钢琴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了。她从没讨厌过钢琴,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学琴规律,我们做家长的,已经不需要再在钢琴上给她任何提醒了。

  孩子总和我说,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所以她需要大量的运动。

  今年她上了初一,每天早上5:40就让自己被闹钟叫醒(这是她自己定的时间,我们觉得太早了,但她坚持要这么早起来,没办法,就由着她了),起床后便跳绳4000下,出一身汗,然后她就觉得浑身都有劲,一天都舒坦。

  女儿下午还要参加校田径队的训练,虽然运动量不小,但她并不觉得多累。每天上学放学加起来骑车一小时,这样每天少说也是两个多小时的运动,可她依然不觉得累,回到家里做完作业还要练习篮球基本功--周末要参加篮球训练。

  总有家长觉得我女儿这么爱坚持运动是有毅力、刻苦等等,其实这不过是女儿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她保持身心平衡的重要方式。

  我不过是顺其自然,让她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生活的方式。只要注意好给孩子买合适的运动鞋、运动衣和护具,以及通过教练传授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防护知识,就可以放心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坚持运动,不必多虑。

  发挥孩子的特长

  这个孩子出生在美国,生下来就个性特别,非常能哭,哭起来不依不饶,令他妈妈身心交瘁。

  长大一些后更是能看出这种特别的个性。比如他五六岁时,需要做一个包皮手术,他问父母,在哪里能够看到这种手术的视频,他想先了解一下。父母不愿意他看,怕他看了害怕做手术。他就不断问父母一些单词该如何拼写,比如“penis(阴茎)”具体如何拼写,他妈妈搪塞他,告诉他是“genis”,他在网上搜索不出来,发脾气,他妈妈装糊涂。

  手术做完了,他还是想继续找到这样的视频来看。有一天,他妈妈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找到了,也知道了“penis”才是正确的拼写。他就是这样的个性:认准了一件事就不依不饶要去做到,他们常笑说这是个小偏执狂。

  等到这孩子上小学了,这种不依不饶的个性就更是有别于班上的同学。他妈妈小心选择了一所小学,这所学校以对孩子的包容著称,这孩子在班上很快乐,因为老师是个有智慧的人,对他所有看上去特别的表现都淡然处之。有一次,老师和他妈妈聊起来,打趣说:你的孩子的确很特别,他将来可能会是个名人!

  有一年,这孩子随同父母回到中国,在看到亲戚家的女儿弹琴时,一下子眼睛发亮,也要求弹奏,而且坐上琴凳就不肯下来。亲戚的女儿那年开始弹奏六级的曲子《牧童短笛》,这孩子也要求学这首曲子,可他才第一次碰钢琴呀!

  回到美国,他妈妈给他找了一位俄罗斯钢琴老师,开始正式学琴,他和老师说:“老师,我想学《牧童短笛》。”俄罗斯钢琴老师见多识广,并不会批评一个才学琴的孩子就想弹奏《牧童短笛》是异想天开,而是点头赞许他的渴望,并允许他在练习钢琴基本功的同时,也对着琴谱摸着练习《牧童短笛》,只是建议他“慢慢练,弹对音”。

  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这孩子居然真的能够弹奏出《牧童短笛》了,当然速度不会快,可是却能弹得一个音都不错,清清楚楚,令人称奇。

  而且俄罗斯钢琴老师发现他的音乐天赋非常高,所以教了他一年后,老师建议孩子的爸爸妈妈给孩子换一个水平更高的老师教。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孩子不仅在学钢琴,还开始学小提琴,而且学了不久小提琴也拉得不错,钢琴的即兴弹奏也很像那么回事儿。

  他的个性依然有较多的偏激之处,但音乐却依然很好地平衡了他的这种偏激,且极大地发挥了他在音乐上的独特天赋,带给他很多的快乐。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很有智慧的人,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挥孩子的特长上,而不是盯着这种个性上的偏激可能会带来的破坏。孩子的能量有了他乐意的去处,有了发挥,有了创造,他自然就会快乐、积极地成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