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知识 > 症状 > 贫困地区犯罪年龄低龄化 小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贫困地区犯罪年龄低龄化 小学生心理健康堪忧

2015-04-21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教养方式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调研中管教所的未成年人经常被父母打的比例为15.2%,高于普通学生2.6%的比例。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中不少是留守儿童,亲子教育出现缺位和中断,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低龄被动寄宿”问题突出。

  20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5《教育蓝皮书》,公布了对20个省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发展现状调研。调研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心理状况非常不容乐观,特别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差。这样的调研结果,令人震惊和不安。

  未成年人犯罪受家庭因素影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在12个省区开展了一年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范围为管教所中的未成年犯、社区服刑未成年人、专门学校学生和普通学校学生4类。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而在2001年,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12.3%。

  对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被调查管理人员认为“家庭教育不当”“不良交友”“法制观念淡漠”“学校教育的缺陷”是主要原因,其中家庭因素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6.9%。不良家庭结构体现为松散型家庭,如留守儿童家庭、未成年人离家打工家庭;流动式家庭,如未成年人跟随打工父母到城市生活家庭;残缺的家庭,如父母去世、父母在监狱服刑的家庭。

  报告指出,教养方式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调研中管教所的未成年人经常被父母打的比例为15.2%,高于普通学生2.6%的比例。

  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为何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如此不容乐观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中不少是留守儿童,亲子教育出现缺位和中断。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父母缺席”现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间“亲情陌生化”的现象比较明显,留守儿童普遍感觉孤独无助,心理压力增加,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于是不少留守儿童选择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发泄心中的孤独与不满。

  其次,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低龄被动寄宿”问题突出。由于家庭少有人照料、上学路途较远等缘故,不少学龄儿童不得不“低龄被动寄宿”,致使他们“少小离家”,过上整齐划一的寄宿生活。同时,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学业等考虑,对寄宿生管理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寄宿制生活相当严苛、封闭和单调,让这些学龄儿童了无学习和生活情趣,心理发生扭曲。

  再者,社会对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关注不够。毋庸讳言,这些学龄儿童常常处于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天空,致使不少孩子成为“问题学生”。

  当代学生的健康理念不仅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的一部分。贫困地区尤其是乡镇中心校学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贫困地区的儿童也要树立正确的贫穷观,贫困是暂时的,是需要改变的一种境遇,不必自惭形秽。

  推荐阅读:

  北大教授诱骗女学生 教师心理问题触发校园之痛

  网络欺凌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学解读: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大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