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诊治 > 治疗 > 药物治疗甲亢 这些问题您了解吗?

药物治疗甲亢 这些问题您了解吗?

2018-07-14 来源:辽宁甲状腺研究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抗甲状腺药物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一类药物,本身不是激素。但是在用药过程中,由于其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亢患者的高代谢和高消耗会明显得到改善,以至于被误认为是激素。

西药治疗是甲亢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很多人图简单就长期服用西药,不可否认西药能控制甲亢病情,使疾病趋于稳定,但西药还是有一些副作用,并且容易因为药量的问题出现反复。以下是甲亢患者关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抗甲状腺药物是一种激素吗?

抗甲状腺药物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一类药物,本身不是激素。但是在用药过程中,由于其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亢患者的高代谢和高消耗会明显得到改善,以至于被误认为是激素。

2、甲亢治疗过程中,剂量需要调整吗?

部分甲亢患者,由于缺乏甲亢知识或因为经济原因,在首次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再没有回到内分泌门诊复查——这是非常危险的。服用甲亢药物治疗的过程分为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初治期药物剂量最大,而维持期仅以小剂量药物维持治疗。

甲亢的治疗应逐步减量,剂量一成不变容易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减量期时,应至少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规1次,以便及时发现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剂量。

3、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甲减是否属于治疗失误?

甲亢药物治疗时出现甲减,一般是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剂量相对较大引起的,此时只需将甲亢药物及时减量,甲状腺功能就可以逐渐恢复,除非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此时除需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外,可能还需要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维持正常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因此,甲亢药物治疗中出现甲减不属于治疗失误。

4、甲状腺功能指标都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有些患者服药2~3个月后自觉症状好转,或因每天多次服药带来不便,或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开始自行停药。其实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怕热、心悸、出汗等,通过抗甲状腺药物的治疗,2~4周即可缓解,甲亢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但患者血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转阴的时间较临床缓解晚10个月左右,过早停药容易导致甲亢复发。因此一般建议在维持剂量阶段,服用1.5~2年后再停药。

5、为什么必须随访肝功能、血常规?

在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会按时检査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和肝功能。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皮疹、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少,尤其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内。但是由于早期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少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生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和粒细胞缺乏症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甲亢复发者而言,即使原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再开始服药早期也可能会发生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因此,同样需要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由此可见,在甲亢治疗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肝功能和血常规的随访。

6、有的患者为什么在治疗过程中脖子越来越大?

有些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脖子却越来越大,这其实是甲状腺肿大加重,甚至伴有突眼加重,而这并不是甲亢本身加重的结果。在甲亢控制后,原本抑制的TSH升高,由于TSH能刺激甲状腺表面免疫相关抗原分子的异常表达,TSH升高可能加重甲状腺的肿大。出现这种情况,应尽快减少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并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使FT3、FT4、TSH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总体来讲,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虽然能控制病情,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在治疗过程中要求较多,患者必须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的增减,避免在西药治疗中出现其它状况。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