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诊治 > 治疗 > 甲状腺微小癌仍需谨慎对待

甲状腺微小癌仍需谨慎对待

2018-04-09 来源:郑大一附院甲状腺外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前不管是部分医生,尤其以内分泌科医生为代表,开会必叫嚷甲状腺乳头状癌,尤其是微小癌效果如何如何的好,谴责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外科治疗属于过度治疗。

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备受关注,究其原因有二:一是PTMC在新诊断的甲状腺癌病例中占比高达50%左右;二是2015ATA甲状腺癌指南关于“低危PTMC可暂不手术,但须严密监测”的推荐,更是吸引眼球,引起巨大的争议。其中,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微小癌病不能完全等同于低危癌

当前不管是部分医生,尤其以内分泌科医生为代表,开会必叫嚷甲状腺乳头状癌,尤其是微小癌效果如何如何的好,谴责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外科治疗属于过度治疗。

PTMC具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且现有的技术手段,包括CT、彩超难以进行精确的评估。现有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提示:PTMC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国外文献提示的PTMC淋巴结转移率可达13.5%~39%;国内文献提示可达30.5%-55.7%。PTMC还具有腺外侵犯发生率高的特点:国外文献显示可达38.7%~56.9%;国内文献显示可达20.1%~67.3%。多项研究表明PTMC具有多灶性的特点:国外文献提示的PTMC多灶性率可达22.0%~42.2%;国内文献提示的PTMC多灶性率可达6.7%~47.9%。由上述可知,PTMC有高、低危之分。那临床实践中,我们如何甄别鉴定高危或者低危PTMC?

二、如何对PTMC进行评价

1.当前比较认可的高危因素:

①甲状腺癌家族史;②青少年或童年颈部放射暴露史;③病理学高危亚型;④腺外侵犯;⑤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⑥癌灶短期内进行性增大;⑦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

2.当前仍有争议的高危因素:

①直径>5mm?;②多灶性?

三、如何处理高、低危PTMC?

1.高危PTMC

高危PTMC仍需要按PTC的处理原则即包括初始治疗和长期随访。初始治疗三部曲包括手术、术后131I治疗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

2.低危PTMC

2015ATA指南推荐,低危肿瘤患者可暂不手术,但须严密监测。然而这一推荐在临床实践中却面临巨大挑战。

3.如何区分哪些是低度恶性的微小癌,哪些是会继续进展的高危癌,至今的检测手段仍无法完成,就像甲状腺大咖们经常做的比喻,哪些是永远不可能长成西红柿的圣女果,哪些是会长成大西红柿的小西红柿,至今还不能分辨。

综上所陈述,可以总结如下:

甲状腺微小癌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低危癌;

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且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准确评估;

PTMC的危险度评估现无法有效进行,不能照搬指南,需要综合我国国情及实际情况,谨慎对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