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诊治 > 治疗 > 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双侧发病可能性分析

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双侧发病可能性分析

2017-12-06 来源:甲状腺癌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fvPTC与PTC有组织病理学上的区别,但是很多情况下难以区分,有时候和良性疾病也较易混淆,因此临床上常行诊断性甲状腺叶切除术,以明确诊断。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大部分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除了典型的PTC,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ollicular

  variant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vPTC)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所有PTC的41%。

  fvPTC与PTC有组织病理学上的区别,但是很多情况下难以区分,有时候和良性疾病也较易混淆,因此临床上常行诊断性甲状腺叶切除术,以明确诊断。病理诊断为fvPTC后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即手术还要不要进行下去,尤其是在对侧的结节灶还未经病理确诊,或者有潜在的尚未发现的微小癌灶的情况下。以往fvPTC的患者常常与PTC同等对待处理,即进行甲状腺叶切除以及放射性碘治疗。然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fvPTC与PTC的病理区别,并重新思考其治疗策略。

  因此,为了更合理地选择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随访监督策略,来自美国的医学团队统计分析了fvPTC患者的多病灶及双侧疾病的可能性,结果发表在JAmCollSurg上。

  研究方法

  纳入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于Brigham妇女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筛选出首发病灶诊断为fvPTC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基本资料、结节大小、多病灶性、细针穿刺结果、淋巴血管侵袭情况、甲状腺外扩散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被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浸润性)fvPTC。分析单侧累及和双侧累及的患者特征区别。

  研究结果

  1.基线数据。共133例确诊为fvPTC的患者,其中9例由于只行单侧腺叶切除,无法分析对侧病理结果而排除。余下124例患者,其中85例直接行了全切,39例二次手术时全切。患者平均年龄为50.6±13.0岁,女性为主(82.3%),平均肿瘤大小为2.4±1.4cm。

  2.患者术前细针穿刺结果大多为“可疑恶性”(42.7%)

  3.对侧肿瘤病理学分析。从甲状腺全切样本来看,58例患者(46.8%)为单发肿瘤,66例患者(53.2%)呈多灶性,44例患者(35.5%)为双侧肿瘤。研究者们统计了44例双侧肿瘤患者中的65个对侧肿瘤样本,发现多数为fvPTC,具体如表2所示。对侧病灶平均肿瘤大小为0.41cm,其中有5个样本大于10mm,这5个样本原发肿瘤均较大(3.0~4.3cm),且有侵袭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们发现,在原发肿瘤小于3cm的情况下,对侧肿瘤没有超过10mm的。

  4.单侧和双侧患者特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双侧肿瘤的患者原发肿瘤病灶更大。对于扩散情况,淋巴血管侵袭与对侧肿瘤显著相关,甲状腺外扩散及淋巴结转移则无明显关联。fvPTC浸润性与非浸润性分类之间无显著差异。

  作者评价

  fvPTC双侧发病较为常见,淋巴血管侵袭及肿瘤大小与对侧发病率显著相关,因此这类患者应考虑行甲状腺全切。而对于行甲状腺叶切除的患者,要告知其对侧发病的可能性,且加强监督管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