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治与丙嘧的肝损害
抗甲状腺药物常用药物为甲巯咪唑(赛治)和丙基硫氧嘧啶。总的来说,它们是安全有效的,但其临床不良反应亦较常见,一般程度较轻,如能及时停用,则能够自行恢复。一般的副作用为肝损害、粒细胞减少、ANCA相关性肺小血管炎、消化道症状等。现将最常见的肝损害做一整理:
肝脏的毒性作用
抗甲状腺药引起的肝损害并不少见,但一般程度较轻,停用后多能自行恢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赛治引起的肝损害多与药物剂量相关,而丙嘧则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肝损害可发生在服药的任何阶段,多见于用药后3个月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2.丙嘧引起的肝损多为肝细胞性的,而赛治、他巴唑通常造成胆汁淤积性肝病;
3.丙嘧的肝毒性发生率高于赛治;
4.丙嘧肝损伤较重,赛治肝损伤则较重。
经过上面的比较,好像丙嘧处处不如赛治,所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建议:其他治疗方式治疗(如赛治、I131、手术)不耐受时可选用丙嘧;妊娠早期使用赛治会引起先天畸形,所以丙嘧可在妊娠早期3个月或妊娠前患者使用。
不过也不用太过紧张,亚临床肝损害时患者多无相应症状,仅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需停药,可减少剂量继续治疗,或加用保肝治疗,但要密切观察肝功能情况。这里医生会给你一个具体的方案。
如果肝损害显著,则立即停药。显著肝损害发生率低,约为0.5%-l%,患者常有相应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右上腹痛伴黄疸等。
值得注意的是甲亢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并不是所以的罪过都在抗甲状腺药物上,要知道甲亢本身也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
现在知道为什么甲亢患者医生经常会给开肝肾功检查了吧,如果指标不正常很可能还会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等药来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