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关节炎 > 跑出了关节病 因为你跑进了这些误区

跑出了关节病 因为你跑进了这些误区

2019-09-27 来源:骨科名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人体能量的调动顺序是快速能源--糖原和储备能源--脂肪。开始跑步时,快速能源首先被调动,只有当快速能源消耗差不多了,机体才会调动储备能源,继而动员脂肪,所以,短期冲刺并不利于减肥。

日常生活中,跑步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体育锻炼方法,也是有氧呼吸的一种有效运动方式。但是,却有一部分人因长期跑步跑出了关节疾病,并不是因为跑步这项运动不对,而是因为在跑步时,你跑进了以下这些误区:

误区一:热身=拉伸

热身的重要性是每一位跑友都知道的。很多人穿上跑鞋后,立即开始习惯性压腿,抻腰,转体,仿佛成为一项跑前仪式……

的确,运动前的热身就像给汽车引擎填上润滑油,能减低肌肉黏度,更好预防肌肉拉伤,同时增加肌肉的激活程度和募集能力,血液循环加快了,还可以让内脏也提前进入活跃状态,防止剧烈运动时的意外状况,为健康的跑步赋能。

但是!重点来了!

拉伸只是热身形式的一种,某些拉伸动作(如体转,抻腿)等并不适合跑前热身。一些静态拉伸动作会削弱肌肉力量,肌肉经过一套“组合马杀鸡”后更加放松,再立刻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反而会更加迟钝和脆弱。

跑前热身,选择原地慢跑、轻量的有氧器械,或者相关肌群的小重量运动等,让身体微微发热,达到提升心率的效果。

而诸如压腿、抻腰,转体等静态拉伸动作,不妨放在跑步后,达到放松肌肉,放松筋膜的目的。

误区二:排汗=减肥

一些跑友减肥心切,为了达到“大汗淋漓”的效果,不惜全身包裹保鲜膜,或使用“暴汗服”,让自己在运动中汗如雨下,达到迅速“掉秤”的效果。而“迅速掉秤”的背后,可能只是因为身体的失水哦。

诚然,出汗是判断锻炼效果最直观的方式,但心率则是评判运动消耗的科学指标。这个数据可以直接体现出你的运动强度和预期效果。

针对普通人群来说,

目标心率=(220-年龄)*(60%~80%)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所以大家在运动时,可以配合一些智能穿戴设备,随时监测自己的心率,评判运动效果。

而暴汗服、保鲜膜裹住身体等,通过影响体表散热的方式造成局部温度的升高,只是增加排汗,不会实质上帮助减肥,反而会导致中暑、失水、引起皮肤病

误区三:速度=越快越好

很多跑友向往跑步中的“速度与激情”,一穿上跑鞋就忍不住快速奔跑,全力冲刺,短时间内就让自己气喘吁吁。

尽管快跑能够快速消耗身体热量,但也让很多人迅速耗尽体能,无法坚持,结果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人体能量的调动顺序是快速能源--糖原和储备能源--脂肪。开始跑步时,快速能源首先被调动,只有当快速能源消耗差不多了,机体才会调动储备能源,继而动员脂肪,所以,短期冲刺并不利于减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想的减肥跑速度为6-8km/h,单次运动45分钟-1小时,隔一天跑一次,就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对于初跑者来说,切忌贪多图快,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从快走到慢跑,逐渐加大强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长期坚持中每次进步一点点,远胜于一开始就让自己筋疲力竭。毕竟,只有跑的足够轻松,才能跑的足够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