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一觉醒来,发现脖子僵硬,活动不灵便,两旁一按就疼,甚至严重到不敢碰,这就是俗称的“落枕”。
你落枕过吗?偶尔一次没有关系,习惯性的落枕就是颈椎病啊!
颈椎病病发的原因很多,症状有轻有重,医学上把它分为8种类型:
No.1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为神经受压迫所致,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发病率为50%~60%,中老年人多见。
颈肩痛,短期内有加重趋势,并向上肢放射至指尖,放射痛并伴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同时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等症状,如果你出现这些症状,你就可以考虑是神经根型颈椎病。
No.2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髓管狭窄或严重的椎间盘突出所致,导致脊髓受压,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
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上下肢麻木、疼痛、僵硬、发抖、无力,接着双侧上肢发麻,握力减弱,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有手内在肌萎缩,可能出现上位其他上肢肌力减退,下肢走路不稳如同踩棉花一样,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
严重者可致残!一般中老年人多发,或急性损伤引发。
No.3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损伤、劳累过度、局部感受风寒及颈椎退行性变,使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
由于颈部神经受挤压或刺激导致椎动脉受阻引起脑供血不足,发生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
颈椎退行性变后稳定性降低,颈部活动时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
或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等均是该病病因。
该病发病年龄多在50-80岁,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加重。患者常常以位置性眩晕或体位摔倒、头痛、恶心呕吐,或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舌活动障碍、血压异常、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等症状。
No.4挥鞭损伤型颈椎病
挥鞭损伤型颈椎病,挥鞭伤是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是交通事故中较常见的一种颈部损伤,坐车时遭遇急刹车,由于汽车的惯性,脖子会先前屈后弹回,犹如鞭子挥动时的反应。
颈椎在脊椎椎骨中体积最小,但活动度大,上端又连着重量和体积相对大的头颅,受到外力冲击时,颈椎内包裹的脊髓容易受到牵张挤压而受伤。
挥鞭伤害引发的颈椎病,会出现颈痛,头痛,背痛,上肢放射痛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下降,易疲劳和神经过敏,还有吞咽困难、头晕、视力障碍、颅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系统损害、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斜颈、前胸痛等。
No.5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
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又称颈椎小关节紊乱综合症,通俗的讲就是颈椎轻微错位,也称为小关节滑膜嵌顿。
多由于轻度的急性颈扭伤,使滑膜嵌入小关节之间,造成小关节交锁或脱位,使脊椎活动受限,滑膜上端的肿胀可刺激位于椎间孔内的神经根,产生放射性疼痛。
受伤后,患者立即发生异乎寻常的无法忍受的剧痛,病人往往屈身侧卧,情绪紧张,肌肉紧张,不敢动,生怕别人触碰或搬动,脊椎任何的活动、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
No.6侧弯斜颈型颈椎病
侧弯斜颈型颈椎病,由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轻度脱位引起的斜颈。
主要表现为颈部旋转活动明显受限,颈部疼痛症状明显,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
侧弯斜颈型颈椎病,基本上是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年龄越大,发病越少。
寰枢椎半脱位或脱位可引起脊髓压迫而导致高位截瘫,所造成的病残十分严重,如果损伤椎动脉,引起脑干及小脑梗死和死亡。
No.7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繁多,从头部到四肢,到心血管及肠道等内部器官,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
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偏头疼、头晕、视物模糊、眼球发胀、眼睑下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发麻、出汗异常、心律失常、心跳过速、心前区疼痛、血压增高及消化道症状。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No.8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顾名思义是指同时出现多个类型的颈椎病。
一般来说颈椎曲度不好,尤其是寰枢椎出了问题,整个颈椎甚至整个脊椎都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认识颈椎病只是保卫脊椎健康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