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增生?
所谓的骨质增生,在医学上被称为骨刺,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牢记粘人比较高发,男性多于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不良的生活姿势和运动损伤等都会使人体关节和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脊柱、肌肉的平衡被破坏,出现关节、脊柱不稳定的情况。
而我们人体已经感觉到了这个不稳定,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通过长出骨刺来增加骨骼的接触面积,使身体重新达到平衡的状态。
这么说来,骨质增生还是个好东西?并不!大部分情况下,细小的骨刺并不会引起人体不适,但当骨刺长出来后,随着关节的使用次数增加,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出现老化、发炎等问题。
同事,骨质增生一般都伴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导致压迫神经,也就出现了不少患者觉得的关节疼痛、腰椎疼痛的那个情况。
这3种类型的骨质增生高发!
最常见的骨质增生主要是膝关节、腰椎、颈椎这几个位置,主要是这些部位活动大、负重多,因此最常发生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质增生症
膝关节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关节疼痛肿胀,起初是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或久站后疼痛,休息后有缓解。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天气寒冷或者潮湿时,疼痛加重,晨起或久坐起身时膝关节疼痛、麻木、僵硬,稍加活动后有所好转。
更严重的是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患者,可能出现跛行、膝关节畸形、关节积液、关节肿胀等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多发生在腰的第三、四、五椎体,多表现为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
如果骨刺压迫到临近的神经根,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症发生在颈椎第四、五、六椎体,这个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全身,尤其是上肢症状较为明显,如:肩关节、手臂、手指肌肉内一条线的胀痛、麻木等。
如果颈椎骨质增生压迫到脊髓,可能会导致走路不稳、四肢麻木、瘫痪等情况;如果是压迫到血管,则可能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出现上肢发麻、头晕恶心等情况。
骨质增生,重在预防!
1、五点支撑锻炼法
躺在床上,用头部、双肘、双足(共五点)支撑身体,使背部、腰部、臀部、双下肢离开床面,身体呈弓形,反复锻炼。五点支撑能够锻炼我们的腰背肌肉,帮助减少骨刺的发生。
2、适当补钙
大部分由于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都长了骨刺。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的人,关节周围软骨下部容易出现轻微的微骨折,机体为了修复损伤就会产生骨刺。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坚果等。也可以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有必要,应该适当服用钙片。
3、避免不良姿势
要注意身体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起来很舒服的“葛优瘫”躺姿也要注意,如果沙发坐面过长、靠背过矮,在坐的时候要注意在腰部、颈部放个靠枕。
4、注意关节保暖
关节受凉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可能破坏关节软骨,引发骨刺修复关节。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关节保暖,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以免让自己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