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王景:寰椎内固定相关注意事项

王景:寰椎内固定相关注意事项

2019-03-15 来源:骨科在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实际操作中,我使用神经剥离子探查侧块内外边界,取中心点进针,略微向上,垂直或略微内斜。最好打穿形成双皮质固定。钉头和咽后壁之间隔着一层较厚的软组织,没事。

C1侧块钉的安全范围

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已普及颈椎侧块钉、椎弓根钉置入方法。

对C1后弓附近的解剖不熟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侧块钉(椎弓根钉)误置,损伤相关结构。

测量男、女性的寰椎相关解剖参数,结果如下:

D6:侧块宽度(进针点左右范围)14/15mm(女/男,下同)

D7:侧块有效高度(进针点上下范围)11/12mm

D8:后弓结节到理想进针点*距离22/24mm

D9:寰椎前弓到理想进针点距离(螺钉长度)28/29mm

A1-3:理想进针点左右倾斜的角度范围-7°~23°/-10°~24°

C1经后弓螺钉/侧块钉从后弓结节直接测量长度选择进针点。进针后角度垂直或者略指向前弓结节即可(外展没敢试过)。

实际操作中,我使用神经剥离子探查侧块内外边界,取中心点进针,略微向上,垂直或略微内斜。最好打穿形成双皮质固定。钉头和咽后壁之间隔着一层较厚的软组织,没事。

C1后弓固定技术

寰枢椎后路固定的方式很多,这次是C1-2椎板螺钉和椎弓根钉的交叉固定。

C1后弓钉置入法:后弓结节两旁4-5mm,顺后弓皮质钻入,钉道位于后弓骨质内。

C1后弓钉、C2椎板钉和C1/2椎弓根钉交叉、平行固定,在力学稳定性上与双侧C1/2椎弓根钉棒一致。

生物力学的纯理论研究。实际临床很难应用:要求后弓要足够粗大。而且C1后弓内钉道角度近乎水平,全是皮质骨钉道制作困难。文献阅读开阔思路,如果遇到有相关适应症的病例更好。

齿突螺钉的安全距离

相比后路寰枢椎固定,前路齿突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优势是保留了寰枢侧块关节的活动度,微创。

螺钉需穿透齿突尖获得最大把持力。但该技术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导针会戳进椎管伤及脑干。

常规齿突螺钉从C2终板前指向齿突尖偏后方C点,但这个点距离脑干间隙太近,只有大约2mm的空间。操作时需相当谨慎。

如果螺钉轨迹指向齿突尖上方B点,则安全距离就增加到8mm左右,大大提高导针/螺钉穿出齿突损伤脊髓的容错率。

常规齿突螺钉轨迹指向齿突后方(虚线),钉道长约37mm。

如果轨迹指向齿突尖端(实线),钉道长约39mm。

齿突尖横径10mm左右,有足够空间容纳螺钉。

指向齿突尖的螺钉轨迹,太靠近尖端,这就要求钉尾更为下压。对桶状胸、短脖子、颈椎生理曲度不好的病例做这种钉道很困难。

这是一个比较良好的齿突螺钉体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