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中国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创建

中国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体系的创建

2019-03-11 来源:骨科在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退变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上升。退变性脊柱侧弯除了导致患者外观畸形外,更会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由于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各类神经症状[24]。

脊柱畸形是脊柱在冠状面、矢状面、轴状面三维平面的复杂畸形,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有关脊柱畸形的描述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前1800年古印度神学书籍《薄伽梵歌》中,书中描述了一位脊柱侧凸的妇女在接受下颌牵引治疗。在随后的千百年中,脊柱畸形的治疗始终停留在牵引及支具治疗中。

直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Harrington内固定系统”的出现成为了脊柱外科领域标志性的里程碑[1]。1982年由EduardoLuque提出的Luque棒是第二代脊柱内固定系统[2],但是这一系统仍然是基于冠状面的二维矫形法,与第一代Harrington系统同样对矢状面的矫形效果不理想。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脊柱畸形以青少年儿童多发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老年人多发的退变性脊柱畸形多见,发病率约为1~3%[3],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因此脊柱畸形患者数量极其庞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椎弓根螺钉技术的逐渐普及以及三维矫形理论的提出,脊柱畸形的矫正率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显著升高,由原先的49.9%提高到目前的75.6%[4]。然而随着矫形效果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临床脊柱外科医生发现,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并未与矫形率的升高成正比。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HRQoL)作为脊柱畸形临床治疗策略选择和评价的新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脊柱畸形是集患者生理和心理问题的双重残疾。在客观层面上,脊柱畸形对患者生理造成外观躯体畸形、心肺功能受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损伤脊髓,出现瘫痪甚至死亡等风险,这也是现代医学最关注的主要部分;然而在主观层面上,由于躯体外观的畸形,容易导致患者精神压力大,常常伴有疼痛、自卑、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5],而我国有关患者自身主观的生存质量评价体系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开展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对脊柱畸形临床治疗的策略选择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美国学者Asher等人早在2003年开始便逐步创建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体系,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对脊柱畸形患者治疗策略选择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性。随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通过跨文化调适,对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群进行文化差异调整及信度效度评估,将同一份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应用于不同国家的人群[6]。

而我国在脊柱畸形患者诊疗过程中仍然只关注影像学指标,忽略患者的主观感受,因此我国的生存质量评价体系领域内的研究仍长期处于缺失状态。

基于以上原因,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多年来致力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脊柱畸形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国内近百余家单位,以促进我国脊柱畸形患者诊疗的个体化策略选择及疗效的全面评价。

近年来,脊柱畸形领域生存质量评价工具主要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综合量表SRS-22、脊柱外观评价量表SAQ、支具患者专属量表BSSQ[7]以及疼痛功能评价量表FRI,QDS,RMDQ等[8]。

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病人问卷表(SRS-22)由5个维度,共22个条目组成,分别对患者的活动度、疼痛、外观、心理及治疗满意度对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全面评价,SRS-22属于脊柱侧凸疾病专属HRQoL量表,其优势在于不仅可以用于脊柱侧凸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还适用于保守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9]。

目前SRS-22已被跨文化调适成德语版[10]、法语版[11]、意大利语版[12]、土耳其版[13]、西班牙版[14]等,适合中国人群的简体中文版SRS-22已由上海长海医院骨科在2009年率先建立,该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脊柱外科权威杂志《Spine》,并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15]。

脊柱外观量表(SpinalAppearanceQuestionnaire,SAQ)由脊柱畸形国际研究小组制定,该量表通过9个维度20个条目全面、详细地针对脊柱畸形患者形体外观满意度进行评价[16]。相比于SRS-22量表,SAQ更专注于脊柱畸形患者双肩不平、双髋不平、胸廓畸形、手术疤痕等患者自身最关注的外观问题[17]。英文版SAQ于2007年制定,后多个非英文母语国家开始建立相适应的跨文化调适版本如法语加拿大版等[18],但在国内始终没有适用于中国患者的简体中文版SAQ问卷。因此,长海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国际上率先创建了简体中文版脊柱外观问卷SAQ,其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一致性信度和效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脊柱外科权威杂志《Spine》,并得到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SRS)对的权威认证[19]。

目前支具是被证明治疗脊柱侧凸唯一有效的保守方式,而佩戴支具仍存在多种问题,如需要患者佩戴的时间长,支具的舒适度差,患者依从性差。脊柱侧凸支具量表BSSQ(BadSobernheimStressQuestionnaire)在2006年由Helmus等人20编制,专门用于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评估,该量表包含了2个部分各8个条目——畸形部分及支具部分。目前BSSQ已被翻译成德语版[20]、西班牙语版[21]、波兰语版[22]等,国际上广泛用于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而我国目前缺失。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体系,长海医院骨科首创简体中文版BSSQ,并应用于临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Medicine》杂志[23]。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退变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上升。退变性脊柱侧弯除了导致患者外观畸形外,更会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以及由于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各类神经症状[24]。随着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全面推广,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矫形率已有显著提升,但是患者术后影像学满意度并不等于患者自身的满意程度。单纯基于影像学无法全方位评价每一位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患者对自身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主观自我评价,如国际上常用的功能评价指数FRI,魁北克残障量表QDS,Roland-Morris残障量表RMDQ等。

功能评价指数(FunctionalRatingIndex,FRI)在2001年由Feise等人创建[25],该量表根据不同功能等级指数包含10个条目,可以同时评价颈腰背部的疼痛功能问题,目前已有英文版[26]、巴西葡萄牙版[27]、波斯版[32]等多种国外版本,而国内尚无针对颈痛和腰背痛患者的功能评价,因此长海医院骨科对此开展了研究,分别创立了针对颈痛患者和下腰痛患者的简体中文版FRI量表,两篇研究结果均发表于脊柱外科权威期刊《Spine》[28,29]。

魁北克背痛障碍量表(QuebecBackPainDisabilityScale,QDS)在1995年由Kopec等人创建[30],该量表针对腰腿疼痛及相关功能障碍设计了20个条目,目前已有10余个非英语版QDS,包括法语版[31]、韩语版[32]、葡萄牙语版[33]等等,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随访。为了更好地针对这类老年腰腿痛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长海医院骨科通过跨文化调适,率先创建了适用于中国患者的简体中文版QDS,该量表填写方便,易于理解,拥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流行病学权威杂志《JournalofClinicalEpidemiology》[34],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Roland-Morris残障量表(Roland-MorrisDisabilityQuestionnaire,RMDQ)通过24个问题针对各种原因引起下腰痛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价[35],可用于临床随访及科学研究,目前已被翻译成10余个非英文版本。长海医院骨科在2012年首次建立了中文版RMDQ用于中国腰腿疼痛患者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losOne》杂志[36]。

除此之外,长海医院骨科系统创建了全面的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综合量表SRS-22[15],外观评价量表SAQ[19],支具评价量表BSSQ[23],腰腿痛评估量表FRI[28]、RMDQ[36]、QDS[34],椎管狭窄症评价量表SSS37,颈痛评估量表FRI[29],疼痛恐惧逃避量表TSK[38]、PASS[39],疼痛评估量表PCS[40],脊柱功能状态评估量表SFI[41]等多种量表,全面涵盖了颈椎、胸椎、腰椎、全脊柱的疼痛、功能、心理等各个方面,以上研究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脊柱外科权威期刊《Spine》6篇,流行病学权威期刊《JournalofClinicalEpidemiology》2篇,生存质量专业期刊《HealthQualityofLifeOutcome》2篇。

综上,脊柱畸形生存质量评价是脊柱畸形患者评估的重要内容,而国内长期以来对于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长海医院骨科通过多年研究,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脊柱畸形领域评价量表,可广泛用于病人的临床随访评估及科学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