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5分钟快速浏览 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5分钟快速浏览 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2019-02-22 来源:骨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足多存在微循环障碍伴周围神经病变,局部软组织抵抗力低。足部微小的创伤,如鞋的挤压、擦伤、皲裂或鸡眼处理不当、烫伤、蚊虫叮咬等都可能会引发感染坏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坏死

糖尿病足多存在微循环障碍伴周围神经病变,局部软组织抵抗力低。足部微小的创伤,如鞋的挤压、擦伤、皲裂或鸡眼处理不当、烫伤、蚊虫叮咬等都可能会引发感染坏死。

血流重建的方法

缺血严重,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手术血流重建是必要的措施。

1.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主要具体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动脉内成形,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支架成形术或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以及目前常用的各种减容手术。

2.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常用方法有膝上旁路和膝下旁路等。

3.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和异体移植,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

全身状况许可前提下,应尽早进行清创术。在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已覆盖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具备条件时应及时进行植皮术以避免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疗程过长等问题。

2.创面清创手术的适应证

已发生明确的足趾、足掌、肢体坏疽创面

坏死性筋膜炎急性炎症期的创面

形成足底筋膜、肌膜间隙脓肿的创面

形成感染性窦道的创面

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失活,换药难以去除的创面

残存大量坏死组织的创面

创面基底肉芽组织增生,无深部组织外露,达到植皮条件而通过换药1个月内难以愈合的创面

3.手术方式的选择

止血带:疑似血运障碍者,建议慎用止血带。

清创术:注意探查深层组织损伤情况,避免肌肉组织夹心样坏死和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术后能够通畅引流。

缝合术:不推荐清创后一期缝合。

植皮术:建议优先选择刃厚皮植皮,能够选择游离皮片移植的不需选择皮瓣移植。

皮瓣移植术:因糖尿病足患者多双下肢同步发生血管缺血性病变,故不推荐皮瓣转移移植手术,以避免出现皮瓣修复失败甚至供瓣区愈合不良。

截肢/趾术:对坏死肢体感染危及生命、血供无法重建、创面难以愈合、因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家庭经济状况难以坚持长期非手术治疗而强烈要求者,可进行截肢治疗。

糖尿病足的截肢平面公认标准

根据《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推荐采用经皮氧分压测定(也可结合血管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糖尿病足的截肢平面。

该指南中提到,组织的经皮氧分压<20mmHg时,预示着截肢残端无法愈合;经皮氧分压>40mmHg时,预示着截肢残端可以愈合;介于二者之间有愈合的可能,可能需要采用增加血流的方法。

确定截肢平面存在两个极端

1.在最远端截肢,尽最大努力保留患肢,但往往导致多次截肢,最后在高一个或二个截肢平面才能获得伤口愈合。

2.截肢均在高平面完成,虽然残端可以快速愈合,避免再截肢手术,但这样可能本来可以保留的肢体功能也无法留存。

以往用于确定截肢平面的方法很多,如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磁共振造影、CT造影、皮肤灌注压测定、皮肤血流量测定、荧光素吸收等。

综合考虑人员、设备、时间及经济成本,是否有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经皮氧分压目前最被推荐。通过局部氧分压来判断局部的供氧情况,直接反映微循环的功能状态,敏感性、特异性均良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