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股骨头坏死:患者该如何成功保髋?

股骨头坏死:患者该如何成功保髋?

2019-02-22 来源:骨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上保髋治疗要获得成功,还需仔细选择合适的患者、采用合适的治疗手段,做到早期准确诊断、在制订治疗方案前做出准确分期与分型和制订个体化科学治疗方案。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totalhiparthoplasty,THA)取得巨大成功的今天,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的保髋治疗是否仍有地位?回答是肯定的。

THA主要适应于中老年患者,因为初次THA后仍面临一次或多次翻修,<45岁的年轻患者仍不是其理想对象。

有相当比例采用保髋治疗的ONFH患者中长期(≥10年)临床疗效很好,他们能完成髋关节功能正常的人才可完成的运动,但评定保髋成功的部分患者髋关节功能仍不满意,因此要更新保髋成功的评定标准。

保髋成功新标准

1.髋关节Haris评分>90分;

2.无痛(疼痛评分>40分);

3.关节活动度满意(屈曲>90°,有一定内外旋及外展活动度);

4.X线片示股骨头外形维持,即使轻度变形但关节面光滑,有等宽的关节间隙,髋臼包容好。

临床上保髋治疗要获得成功,还需仔细选择合适的患者、采用合适的治疗手段,做到早期准确诊断、在制订治疗方案前做出准确分期与分型和制订个体化科学治疗方案。

早期准确诊断

ONFH诊断公认标准

MRI的T1WI出现凹向关节面的带状低信号、T2WI出现双线征(部分患者一段时间内),CT扫描示坏死灶及周缘的修复带,X线片可见点状或片状硬化灶,不要把非骨坏死的患者扩大诊断为ONFH。

ONFH的早期诊断有2种认识:一是亚临床期,患者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各种分期(Ficat分期除外)的I、II期;二是出现髋部疼痛,X线检查未发现股骨头塌陷,而MRI及CT检查可见特异改变,此为ARCO分期的IIIa期、中国分期和Steinberg分期的III期,笔者建议将此类情况定为围塌陷期。

其中亚临床期ONFH的诊断主要针对的患者:

有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史;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

一侧已进展到髋痛,而行MRI检查可获得对侧无症状性ONFH诊断。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用量超过2000mg(折合成强的松,下同),每日用量超过30mg,连续用药超过30d,ONFH的发生率达10%~48%;应用大剂量(≥80mg·d-1)激素静脉冲击疗法超过3d,ONFH发生率会增加,特别是多灶性坏死的几率会增加。

MRI对ONFH的早期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用激素或股骨颈骨折后6个月内MRI可显示ONFH,90%以上的ONFH可确诊,最早可在使用激素3周时显示。如6个月内未显示坏死,12个月时再复查MRI,则95%以上可获诊断。

制订方案前做出准确分期与分型

坏死一经发生,修复即开始伴行。ONFH的最终结局有2种,维持股骨头外形或是股骨头塌陷,这与病灶体积、部位及患者年龄相关。

(1)分期

Ficat分期在MRI应用前问世,对仅有MRI改变的I期ONFH不适用。Steinberg提出面积的定量概念,ARCO分期将Steinberg分期中的III、IV期合并,变成IIIa、IIIb、IIIc,其实并不完美。

2015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对ONFH分期做了修正:

取消0期,因为此期无临床表现和特殊检查手段,难以确定。

将III期定为围塌陷期,即X线片上未显示明显关节面塌陷,而又有较重髋痛及特异的MRI和CT改变。

ARCO分期及Steinberg分期对坏死灶大小的定量测量难以掌握,中国分期提出依MRI或CT冠状面图像,选用正中层面图像,按坏死灶面积占此层面面积的比例估计坏死面积的大小,≥30%为大、15%~29%为中、<15%为小;按坏死灶累及层面数的总数估计坏死体积,>2/3层面为大、1/3~2/3层面为中、<1/3层面为小。

(2)分型

非创伤性ONFH多发生在股骨头前外侧,有部分坏死发生于其他部位。累及的部位不同预后也不同,根据坏死部位进行分型便于预测是否会塌陷,下面介绍两种分型的对比。

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apaneseinvestigationcommite,JIC)在上世纪提出按坏死部位将ONFH分型。

其方法是将髋臼分为内、中、外3等份,以股骨头坏死部位对应的髋臼区分为A(内侧1/3)、B(中、内侧1/3)、C1(外侧1/3)、C2(超过髋臼)4型。在进行X线及MRI检查时,如下肢处于外展、内收位或存在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内陷等情况,将影响分型的准确度。

笔者根据股骨头三柱结构提出ONFH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将ONFH分为3大型5亚型。

将股骨头分为三柱,即外侧柱(占30%)、中央柱(占40%)、内侧柱(占30%);根据MRI或CT冠状面图像的正中层面,依坏死灶占据三柱结构的部位分为内侧型(M型,内侧柱)、中央型(C型,内侧柱和中央柱)、外侧型(L型,外侧柱或全部三柱);根据坏死灶占据外侧柱的情况L型又分为L1型(外侧柱部分存留)、L2型(坏死灶占据外侧柱但中央柱及内侧柱完整)和L3型(全股骨头坏死)3个亚型。

此分型是直接根据股骨头坏死区分型,与股骨头和髋臼的相对位置无关,更强调股骨头外侧柱对成功保髋的重要性。

制订个体化科学治疗方案

I、II期力求保髋。I、II期的M型,可随访观察或安慰治疗。I、II期的C型,可采用药物、体外超声波、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I期的L型,治疗同I、II期的C型,II期L型可采用病灶清除及各种植骨方法(带血管腓骨、髂骨或打压植骨等)治疗。

III期(围塌陷期)对已出现髋部疼痛,特别是腹股沟痛、跛行,临床怀疑或CT、X线片已显示坏死但未见明显关节面塌陷的患者,应行MRI检查,脂肪抑制像可显示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

此时的ONFH不是II期,实质已进展到III期(ARCOIIIa)或称围塌陷期,围塌陷期是成功保髋的最后良机。一旦进入围塌陷期,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IV期(塌陷期)行保髋治疗多数会失败,保髋治疗只适用于≤50岁的中青年患者。此期可选择股骨头脱出病灶清除加植骨,也可选择经股骨转子间或股骨颈旋转截骨术。

III、IV期ONFH保髋成功的关键是外侧柱重建,对部分留存的外侧柱应尽可能保留并加强,而不要轻易切除、替代。

小结

早期准确诊断、在制订治疗方案前准确分期和分型、制订个体化科学治疗方案,多数患者的保髋治疗可获得成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