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关节炎 > 人类付出骨关节退变的代价 该怎么治?

人类付出骨关节退变的代价 该怎么治?

摘要:从起源来讲,人类从爬行进化到步行,从四肢着地到两腿步行,原本由四肢分担的全身重量,现在改由双腿负担,其代价就是骨关节炎的发生。

你敢想像吗?中国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大约为8.1%,即100人中有8.1个人会得骨关节炎,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从起源来讲,人类从爬行进化到步行,从四肢着地到两腿步行,原本由四肢分担的全身重量,现在改由双腿负担,其代价就是骨关节炎的发生。

这其实就解释了骨关节炎发生的最大的病因——退变。

骨关节为何会退化?

双腿在年复一年的承担着我们的全身重量过程中慢慢劳损,这就使得大部分人在40-50岁这个年纪会发生骨关节炎。

当然,过多的负重活动、膝关节的保护不当、体重过重等因素也是骨关节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有什么表现?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上下楼时疼痛尤其下楼为甚,逐渐进展为膝关节反复疼痛,活动受限甚至跛行,严重者可见明显关节畸形。

该做什么检查?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常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

医生通常会根据膝关节疼痛程度和X线中膝关节的变形程度来判断患者病情,从而判断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广大患者的是,不管诊断疾病还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医生都是需要X片本身的,而不是一张单纯的报告单。

我们常要求患者拍一张站立位的下肢全长片来了解患者直立时膝关节的状态以及整个下肢的力线,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程度。

怎么治疗?

保守治疗

患者的自我休息;

减少上下楼及活动量;

减轻自身体重;

口服药物治疗(主要为消炎镇痛药物,软骨营养类药物及消肿药物);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

康复理疗及功能锻炼。

通常早期、轻度骨关节炎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再配合患者后期的自我意识及锻炼延缓骨关节炎进一步加重。

手术治疗

1.对于终末期骨关节炎(严重关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关节畸形僵硬,不能弯曲或伸直影响活动;

2.对止痛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

3.其他诸如关节腔注射、理疗或其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

以上几种情况,手术治疗成为了患者的最佳选择。

膝关节置换,不再只是骨关节炎的唯一选择!

(胫骨高位截骨)

大多数患者以为骨关节炎要做手术只有全膝关节置换术一种,其实不然。

随着医疗理念与技术的进步,全膝置换术已不再是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的唯一选择。对于部分年龄较轻(40-60岁),膝关节单间室病变合并膝内翻的患者,可以进行胫骨高位截骨。

该手术通过矫正下肢力线,将力线从磨损的内侧间室转移到相对正常的外侧间室,延缓内侧间室的破坏,从而延长膝关节的使用寿命,推后或者避免行膝关节置换术。

近年来发现只要严格把握适应症,结合精准外科手术技术和牢靠的截骨专用锁定钢板固定,手术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效果都可以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媲美,而运动水平的恢复更优于关节置换术,不少年轻患者术后甚至能够去长跑,打球。

(单髁置换术)

对于那些单间室关节间隙狭窄无明显关节畸形的骨关节炎,膝关节单髁置换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术后20年随访时仍有九成患者功能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最佳适应人群

1.年龄大于55岁;

2.膝关节的疼痛局限在一侧;

3.站立或短距离行走即疼痛;

4.通过保守治疗效果不好;

5.X线片表现为单侧间室关节间隙狭窄(骨磨骨),对侧间室完好;

6.仅存在关节内磨损,骨性畸形不重;

7.交叉韧带功能完好,活动度接近正常;

8.屈膝20°时内翻畸形可纠正;

9.无炎性关节病。

10.年龄在60岁以上,日常生活出现显着持续疼痛;

不适合单髁置换术的情况

X线片显示广泛而明显的骨性关节炎表现,尤其是膝关节的三个间室都存在明显退变;

膝关节伸直或屈曲受限,伴有骨缺损的患者,比较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

多数患者都能在术后1~2天内下地活动和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恢复日常运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