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通常由于外部力量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或者间接力量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而致的杠杆或扭转作用,使远处某处骨骼发生骨折,伴有剧烈的疼痛。粉碎性骨折极大程度扭曲人体骨骼,引发一系列骨骼问题,如骨骼肌坏死,瘸腿甚至瘫痪等,因此需要引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极大重视,并加强骨骼的保护性措施。
粉碎性骨折的具体临床表现
粉碎性骨折伴随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瘀斑,肢体功能部位一定程度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发生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如果是闭合性骨折,骨髓、骨膜及周围的软骨组织会受到损伤,血管破裂,骨折周围易出现血肿或淤斑;而开放性骨折甚至伴有出血。
以下有常见的粉碎性骨折的不同临床表现:一、横形、斜形和螺旋形骨折。多发生在骨干处,骨碎裂成两块以上。
二、骨折线呈"T"形或"Y"形,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三、星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和髌骨皆可能发生。
四、压缩骨折,骨骼疏松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五、凹陷骨折,如颅骨受外力发生凹陷。
六、嵌入骨折,出现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组织交界处。皮质骨骼插入松质骨内,大多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七、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粉碎性骨折的具体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粉碎性骨折治疗有手术固定治疗,长管状骨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无移位骨折,用石膏外固定和对症治疗即可。移位的骨折,则需要手术复位并用钢丝固定。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外可用药物辅助治疗,如止痛药,维生素等,以及一些中成药。手术患者,可加用抗生素为阻止伤口感染,手术后24小时无感染则可止药。
如何预防粉碎性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需有均衡营养、适度功能性体育运动。饮食中要增加和保持骨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成分,如含有的钙、维生素D,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如磷、镁、钠等物质。功能性运动可使骨骼的血液循环迅速加快,同时肌肉的收缩及舒张对骨骼有很大程度的直接刺激作用,阻止和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粉碎性骨折需要予以制动、复位、固定等一系列治疗过程,采取促使骨折愈合以及骨骼康复的治疗方法,不同临床表现有不同的治疗方案。粉碎性骨折不仅治疗过程麻烦,还可能留下骨组织坏死,感染,僵硬,挛缩等后遗症,造成伤残甚至残疾。因此,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并在生活中加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