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症状 > 对于痛温觉障碍 你的脊髓是空的

对于痛温觉障碍 你的脊髓是空的

2018-10-26 来源:脊柱微创神经外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空洞累及脊髓侧角之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出现Horner综合征。病变损害相应节段、肢体与躯干皮肤可有分泌异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异常的唯一体征。

有这样一位患者,近半年内“洗澡时不能感受水的温度”,出现了感觉障碍。来医院经诊断,患者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需要手术处理。一时间患者摸不清自己的脊髓为什么是空的?

脊髓空洞症是指脊髓内空腔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脊髓的退行性疾病。这些空洞可以是脊髓中央管的扩大,也可以是独立的空腔。

脊髓空洞症以颈胸段多见,可累及脑干延髓。临床主要症状是受累脊髓节段平面内的皮肤浅感觉分离,以及受累平面以下的长束症状。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简单来说,脊髓空洞就是脊髓中间出现一些空泡样或空的部分。用生活中的物品来类比的话,最符合的应该是水平仪。

水平仪中间的“水泡”部分就是空洞。只不过,水平仪为了更好的观察,“水泡”在显眼的地方,而脊髓的“空洞”多出现在脊髓的中间。

临床上,脊髓空洞患者的主要症状有:

1、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空洞累及脊髓侧角之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出现Horner综合征。病变损害相应节段、肢体与躯干皮肤可有分泌异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异常的唯一体征。少汗症可局限于身体的一侧,称之为“半侧少汗症”,而更多见于一侧的上半身,或一侧上肢和半侧脸面。

2、感觉症状:

根据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一侧或居于中央,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该症状也可为两侧性。

3、运动症状:

颈、胸段空洞影响脊髓前角,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弛缓性部分瘫痪症状。表现为肌无力及肌张力下降,尤以两手的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现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经下行根受影响时,多发生同侧面部感觉呈中枢型痛、温觉障碍,面部分离性感觉缺失形成所谓“洋葱样分布”,伴咀嚼肌力弱。若前庭小脑传导束受累,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及眼球震颤。

脊髓空洞症属于进行性疾病,但是病程较慢,有的患者甚至迁延数十年。目前,临床上对于脊髓空洞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选择。一般对病情静止无发展,尤其中年以上的脊髓空洞患者,多建议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暂不手术。如果患者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或者出现明显的手术指针,则需要手术治疗。

脊柱神经外科一般认为,当脊髓空洞症患者符合以下情况时,需要手术。

1、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障碍并发症,建议及时手术;

2、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时,建议手术;

3、伴有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畸形等枕大孔区畸形且出现临床症状,建议手术;

4、伴有颈椎分节不全、脊髓脊膜膨出、神经管闭合不全、髓内肿瘤等且有临床症状,建议手术;

5、压迫脊髓实质已变菲薄者,建议手术;

6、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下疝空洞加重,建议手术。

临床上,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一般需要从导致空洞出现的原因着手。比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导致脊髓空洞时,一般建议做枕下减压术,如不治疗,由于病因持续存在,可致症状进行性加重,因此手术为首选,术后大多数病人可获得很好的改善;当脊髓内肿瘤导致空洞时,则需切除肿瘤。

总而言之,脊髓空洞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致病因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患者多数时候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