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腰肌劳损 > 科普: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科普: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8-09-18 来源:脊柱专家韦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退变性滑脱等因素导致腰椎中央椎管、外侧椎管或神经孔直径减小,当长时间行走、站立时,椎管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不畅,神经根缺血从而产生疼痛。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都是腰椎退变性的疾病,经常被人们混淆,其实两个病有很多的不同。两者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临床表现不同

①腰椎管狭窄症的好发年龄为50以上,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就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者无力,这时如果蹲下、坐下、或者躺一会儿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又可以继续行走一段距离,而后再次出现疼痛,如此反复,医学上称之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多为20-30岁的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往往是持续性的,蹲下、平卧都很难缓解。

发病机制不同

①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退变性滑脱等因素导致腰椎中央椎管、外侧椎管或神经孔直径减小,当长时间行走、站立时,椎管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不畅,神经根缺血从而产生疼痛。

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外露导致的一些列炎性反应。

治疗方式不同

①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管狭窄造成的椎管内压力增高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因此对消炎药、镇痛药的反应一般。因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多少会伴随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引发症状,因此加强腰背肌可以通过增加腰椎稳定性而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如果步行距离逐渐缩短,比如只能走300-500米就必须得蹲下来休息,是应该考虑手术治疗的。

②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突出造成的炎性反应,只要通过抗炎治疗和时间,待炎症消退后症状就会缓解。80%多的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好转,而只有少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