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疑问:早晨起床后感到手指僵硬,不能握紧拳头,活动不方便的现象,必须活动相当长时间后才会渐渐缓解僵硬的状况。有时不限于手部,全身其他关节和肌肉在长时间休息后也会感到僵硬,活动后逐渐缓解的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晨僵呢?
晨僵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跟睡眠时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中的组织液聚集增多有关,当肌肉和关节活动增加时,炎性渗出和组织液则经淋巴管和静脉逐渐回流到循环中,晨僵也随之逐渐好转。少数患者的晨僵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与滑膜和周围组织病变程度及个体对疼痛发僵的感受程度不同有关。
发生晨僵意味着什么?
晨僵是指患者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关节出现发僵和紧缩感,如胶黏着样的感觉,经活动后症状可缓解。最早出现晨僵的部位往往是手的指间关节,其他关节可先后受累,若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出现全身的僵硬感。
出现晨僵的患者意味着要警惕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之一。虽然其他病因得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和持续时间长。以患者清晨醒后出现僵硬感的时间为起点,至患者僵硬感明显减轻的时间为止点计算晨僵时间,目前认为晨僵出现30-45分钟以上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诊断意义,持续1小时以上诊断意义更大。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晨僵时间≥30分钟;
2.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部位关节炎);
3.手关节炎(腕或掌指或近端指间至少1处关节炎);
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
5.类风湿因子(RF)阳性;
(注:14个关节包括:双侧肘、腕、掌指、近端指间、膝、踝和跖趾关节≥3条可诊断RA。)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见的体征。一项研究纳入337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79%的患者出现晨僵,其中15%的患者晨僵时间小于15分钟,15%的患者持续16-59分钟,49%的患者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因此,晨僵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早期症状和诊断依据,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信号灯”。
根据关节晨僵的程度大体可以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晨僵多发生在指关节、腕关节等,起床或睡醒后活动数分钟或半小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
(2)中度:晨僵多为4个以上小关节或1-2个大关节同时发病,起床后活动至午后,症状才能缓解。
(3)重度:晨僵为全身各大关节同时受累,虽经活动,全身僵硬感仍无明显缓解,必须服药才能缓解或减轻。
晨僵对患者有什么影响?
晨僵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除此之外,患者还会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晨僵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工作能力,导致提前病退,且晨僵程度越严重,病退率越高。国外的一项研究中调查534例正在工作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晨僵对多数患者造成影响(见图);调查224例已退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现71%的患者提前病退,其中64%的患者将晨僵作为提前病退的原因。此外,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在由于类风湿关节炎而导致病退的患者中,重度的晨僵患者病退率是轻度晨僵患者病退率的三倍。
百科提醒:晨僵,为患者发出了信号,提醒患者要尽快到医院做有关检查,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至关重要。任何药物及疗法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有效没有效之说!但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原因的多样性,导致各种致因与病变阶段疗法不同,适合他人的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你,类风湿治疗必须做到分期分型,量身定制。万不可病急乱投医,要理性就诊、多方考证,避免上当受骗。
补肾通络,祛风除湿。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属风湿痹阻兼肾虚证。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压痛,关节喜暖畏寒,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健客价: ¥103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寒湿阻络证,症见关节冷痛,遇寒痛增,或肿胀晨僵等。
健客价: ¥23祛风镇痛,调经血,祛斑。用于妇女血.症、风症、阴道炎、宫颈糜烂、心烦血虚、月经不调、痛经、下肢关节疼痛、筋骨肿胀、晨僵、麻木、小腹冷痛及寒湿性痹症。
健客价: ¥50补肾壮骨,祛风蠲痹。证属肝肾不足,风湿阻络。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腰膝酸软,硬结,晨僵,步履艰难,遇寒痛增,舌质淡或暗,苔薄白等。
健客价: ¥74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寒湿瘀阻症。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作冷,疼痛夜甚,手足不温,神疲乏力,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健客价: ¥49燥湿祛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痹病寒热错杂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发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