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最正确的急救方法
当一个人发生骨折后,许多人都会惊慌失措。他们大多脑子里只有一个概念,就是赶快将伤者送到医院。此时,如果救助的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加重骨折患者的病情。
那么,对骨折患者应如何进行救助呢?
先止血
因车祸、塌方以及高空坠落等情况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会造成其内脏的损伤,如肝脾破裂、脑外伤等。这些都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在现场救助中,救助者应首先观察患者是否有这类损伤,一旦发现就要紧急处理。如果没有这类损伤,则要尽快为患者进行包扎止血,以防止其休克。
当患者发生闭合性骨折时,虽然在外观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实际上血液已淤积在断骨的周围。因此,对骨折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首先要止血。
先固定再搬运
人体脊柱有椎管和马尾神经。
当脊柱发生骨折时,患者极易出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瘫痪,如胸腰段骨折时常引起截瘫;颈椎骨折时除了瘫痪部位升高外,还会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胁生命。
因此,患者发生四肢骨折时,应尽量不要搬动,可就地取材用夹板或代用品做简单的固定后再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以避免患者出现骨折并发症。
有开放伤时要尽量手术
当患者发生开放性骨折时,由于伤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会因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
假如伤口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脓性感染并导致败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开放性骨折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骨病专家提醒:
一般情况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医院,经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等方法后多可逐渐康复。
但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骨折部位的皮肤由红变紫或起水疱、活动时疼痛剧烈或感到麻木时,一定要请医生检查,以免出现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