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稳定性,是指人体关节在静止或运动中维持正常位置的能力。关节是人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骨与骨的连接之处;活动的关节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软骨关节和滑膜关节。软骨关节没有关节窝,活动范围很小,譬如脊椎骨。滑膜关节有明显的关节窝和关节头,前者凹后者凸,提供较大的活动范围。
关节的稳定性保障身体活动
关节的稳定性是身体正常活动的重要保障。若出现损伤,特别是大家常听说的韧带、肌腱以及神经肌肉出现问题,关节就会不稳,主要表现在关节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超出了实际的正常范围,即我们生活里常说的关节松动、松弛,甚至错位脱臼,导致关节失去支撑运动的正常功能,从而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中风偏瘫病人患侧的肩关节大多会有半脱位甚至脱臼等问题,这是因为其患侧肩部的肌肉萎縮,而神经又不能控制肌肉收缩来稳定肩关节。同时,因为手臂长期下垂,重量长期牵拉关节的韧带和关节囊,使得它们逐渐被拉长,无法复原本来的紧张度和正常位置,从而致使关节松弛不稳。
造成关节稳定性差的因素
造成关节稳定性差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随着年龄増大,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慢,关节渐渐退变,加上关节炎出现,引起活动不便或疼痛等,使得关节肌肉发力异常,关节不稳。女性由于月经等内分泌因素的变化,引起关节韧带的松弛,以致其关节不稳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女子足球队员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人数是男运动员的4倍。一般认为,女性骨盆大,膝关节内扣角度也随之増大,而女性肌肉力量又比男性差,势必增加了膝关节受伤的风险。
关节稳定性与骨关节炎的发病有关
另有研究显示,关节稳定性好坏与骨关节炎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骨关节炎是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对其发病的因素一般多考虑为关节软骨的退变。但随着对骨性关节炎发病因素的研究,人们认识到膝关节的稳定性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以膝关节为例,膝关节稳定性的测量过去是徒手测量,准确度不高,只适用于对韧带断裂患者进行粗略检查。近年来随着膝关节稳定性测量仪器的问世,关节稳定性的测量也迎来了高精密度的检测方法,能够反映韧带毫米级的松弛变化。有研究对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交叉韧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患者的患侧前交叉韧带与对照组及健侧前交叉韧带相比可见明显松弛,所以交叉韧带的松弛程度与膝关节稳定性与骨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膝关节稳定性丧失之间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过去对膝关节炎的康复治疗多停留在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而忽略了关节的稳定性。近些年才逐渐意识到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在治疗膝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功能锻炼,等速肌力训练、本体感觉练习、减轻体重、增加骨密度逐渐被康复医生、骨科医生重视。研究[3,4]发现通过运动治疗和等速肌力训练后肌力明显提高,可明显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并减轻疼痛。
因此,一定要对关节的稳定性倍加重视,做好保护和锻炼。关节的稳定性好,我们才可以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降低患骨关节炎的几率,为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优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