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脊髓损伤:不容忽视之废用性骨质疏松

脊髓损伤:不容忽视之废用性骨质疏松

2015-06-0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脊髓损伤(SCI)后,由于患者下肢不负重或缺乏正规有效的治疗,脆性骨折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几率将远高于正常人群。有研究发现,在SCI后的第10-16周,骨溶解会达到峰值。

  关于骨丢失的评估,目前临床大多应用钙排泄或骨吸收与骨形成标记物活性的检测来观察骨转化情况,可比骨密度检查更早发现骨丢失。但是,血液或尿液检测的钙流失只能代表全身骨代谢情况,不可以定位到具体的骨骼。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DXA)法可用于特定部位骨骼的骨密度测量,可实现特定骨骼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的评估。但是由于其影像的二维性,不可以定量评估不同骨骼成分的骨密度(体积),并且容易导致对骨丢失的低估。

  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pQCT)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骨密度检测方法,能够对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独立而准确的评估。但由于以往研究缺乏长期纵向性和同源人群对照性,使我们对SCI后骨质疏松的理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因此,为了对未经骨承重和(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SCI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进行纵向同源性研究,以提供关于SCI早期骨密度变化的独特详细描述,来自英国格拉斯哥南部总医院伊丽莎白女王国家脊髓损伤小组的Sylvie学者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于bone2015年5月刊上。

  本研究纳入标准:完全性运动损伤,AIS分级为A或B级。排除标准:a)16岁以下;b)SCI后呼吸机支持5周;c)最近并发单侧骨折;d)在最近10年内已接受过骨扫面检查;e)不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f)之前诊断为骨质疏松或接受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共纳入29例C4及以下完全性运动损伤的患者。

  本研究的扫描时间节点以4个月为间隔,历时1年,即:SCI后5周内(基线评估)、SCI后第4个月、SCI后第8个月、SCI后第12个月。扫描部位(单侧扫描):优势腿的股骨和胫骨、对侧上肢的桡骨。

  最终该研究只有26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5例;截瘫12例,四肢瘫14例)接受了基线评估与SCI后4个月的评估,19人最终完成了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截瘫患者桡骨的松质骨BMD和BMC在SCI后12个月增高,这可能与截瘫患者上肢代偿有关,而四肢瘫患者桡骨骨丢失更加明显。胫骨骨干皮质骨BMD降低28mg/cm3(2.5%),干骺端降低38mg/cm3(3%);股骨骨干松质骨BMD降低42mg/cm3(20%),干骺端降低40mg/cm3(15%)。绝经后女性承重骨的骨小梁BMD和干骺端BMC早期即出现明显降低。此外,皮质骨丢失主要出现在干骺端,皮质骨BMD和总断层面积也有所减少。虽然皮质骨降低值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但由于皮质骨约占总骨量的80%,每年降低2-3%对整体骨量的影响仍然很显著,可在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