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CT引导下穿刺置管、局部强化治疗脊柱结核脓肿

CT引导下穿刺置管、局部强化治疗脊柱结核脓肿

2015-04-1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单纯病灶清除术的发明对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清除病灶可减轻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降低消耗,缩短病程,但这一术式切口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随着脊柱外科技术、治疗理念的更新,脊柱结核传统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需要规范。较大的寒性脓肿,大到什么程度需要外科干预?韧带下结核是否需要手术?临床中可观察到一些较大死骨是病灶复发的原因,需彻底清除,但一些死骨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科逐渐吸收、钙化;较大的死骨是否有一明确的大小概念?合并较大死骨的稳定脊柱结核手术目的仅仅是取出死骨吗?窦道长期存在可能导致逆行感染,引起灾难性后果,而临床中可观察到术后一些窦道可经换药而闭合;经久不愈的窦道是否有一量化的时间标准?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它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1、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降低危险性。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干扰不大,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3、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临床中骨科与放射科合作开展脊柱结核微创治疗,对脓肿为主的脊柱结核采用CT介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化疗,临床效果满意。为脊柱结核的治疗提供一种微创术式选择,为解决脊柱结核病灶内药物浓度不足、耐药等难题带来希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