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肩周炎 > 外用药酒有效治疗肩周炎

外用药酒有效治疗肩周炎

2014-10-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将独活与桑枝共同作用,制成外用酒剂常敷于损伤部位,即发挥了独活散寒止痛而通痹的作用,又加大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的功效。

  现如今,在这个竞争的年代,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使人们面临着各种威胁和冲击,所以出现很多“工作狂人”,亚健康状态也越来越普遍,而且越来越年轻化。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太忙啦”“没有时间运动啊”“有工夫宁愿在家睡大觉啊”等等,长期下去不仅会使精神上受到影响,还会造成身体上的疾病。比如经常开车的人们,胳膊上抬时间过长,这样最容易造成颈椎的负荷,患颈椎病;还有不少白领每天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这样最容易产生肩周炎等等。

  我们之前所介绍的药酒方,大都以内服为主,殊不知对于一些疾病,外擦药酒也是常用的方法。市场上销售的外用药酒有很多,自配的一些内服跌打药酒亦可外用。这些药物一般都用于运动系统组织损伤的治疗,其中包括关节肌肉的扭伤、劳损、风湿、神经炎、肩周炎等。

  外用药酒一般是由活血化淤、疗伤止痛及有消炎作用的中药配制而成。这些药物具有芳香走窜的特性,有较强的皮下组织渗透力,再与有活血、温散功能的酒相配,因此有很强的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祛除风湿、疗伤止痛的功效,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缺氧和增强局部新陈代谢、消炎、止痛、消除肿胀均有明显的疗效。

  独活桑枝酒

  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是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要药材。将独活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可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腰背、手足疼痛等症;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疗痹症引起的体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等症。《本经逢原》中曾说“一切虚风类中,非独活所宜”,但“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千金方》中对于独活的酒剂配方有很多记载,例如治疗风痹等症,可用“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以知为度”;或用于治疗齿根松动引起的疼痛,可用“生地黄、独活各三两,切细,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而独活对治疗产后中风也有很好的功效。例如《小品方》中记载,可用“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

  桑枝味苦、性平,也是祛风湿、利关节的要药之一,其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以及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桑枝使用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使用,二是需要加工炮制后使用。桑枝的炮制有两种,一种叫“炒桑枝”,即直接在锅中进行翻炒;另一种叫“酒桑枝”,又称酒炒桑枝,即先用酒淋在桑枝片上,再置入锅中进行翻炒,这样做能够增强桑枝祛风通络的作用。《圣惠方》中曾记载:“(治疗紫癫疯)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以水五斗,慢火煎至五升,滤去渣,入小铛内,熬为膏。每夜卧时,用温酒调服半合。”

  将独活与桑枝共同作用,制成外用酒剂常敷于损伤部位,即发挥了独活散寒止痛而通痹的作用,又加大了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的功效。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对于上肢疼痛、关节炎、肩周炎等,有很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药酒在使用时需尽量避免接触皮肤破损的部位,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配制和使用。

  药酒外用注意事项

  外擦药酒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外擦药酒的同时,再适当配合一些推拿手法,其疗效会更好。然而,药酒外用按摩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防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一定注意不要直接按揉骨凸部,以免损伤骨面的软组织和骨膜组织而加重病情。总的原则是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

  首先,有些外用药酒方所使用的是活血化淤、行血止痛类药物,因而切忌内服,以免引起中毒反应。其次,软组织损伤部位若在两天内出现局部出血、红肿等现象,不宜使用外擦药酒,因为用力按摩患处会使症状加重。第三,对有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患者,只可在疼痛较重的部位作表面涂抹,切勿重压损伤部位,以免病灶扩散。第四,骨折、关节脱位等均不宜使用药酒按摩方法,而且对心、肝、肺、肾有严重疾的患者也应慎用该法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