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黄疸 > 宝宝黄疸千万别大意 出现这种情况能要命

宝宝黄疸千万别大意 出现这种情况能要命

2019-10-12 来源:晨妈育儿小知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提起黄疸,很多家长认为是新生儿常见病,其实,黄疸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脑性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提起黄疸,很多家长认为是新生儿常见病,其实,黄疸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脑性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6个多月大的阳阳(化名),有5个多月是在医院度过的。出生后不久,阳阳就由于胆红素脑病进了重症监护室,差点丢了性命。保住性命后,经过几个月及时的康复治疗,几乎可以追上同龄宝宝的成长步伐。

提起黄疸,很多家长认为是新生儿常见病,其实,黄疸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脑性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病理性黄疸

当心引起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部分病理性黄疸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这是引起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理性黄疸是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引起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所致的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出生3~4周可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多种致病原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增高所致。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一旦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造成永久性损害,甚至致死。

阳阳出生第三天,发现血清胆红素稍高,在家用药治疗。几天后去医院复查发现,其胆红素远远高于正常值,并进入大脑,发生了胆红素脑病,随即住进重症监护室。医生说,胆红素脑病会损伤脑神经,就算保住命,孩子也可能变成脑瘫,阳阳父母陷入恐慌。

宝宝黄疸

竟与妈妈血型有关

据了解,阳阳妈妈是O型血,而阳阳是B型血,阳阳发生黄疸与母婴血型不合,发生溶血有关。

郑大夫介绍,O型血女性第一胎不容易发生溶血,但只要第一胎生出A型血或者B型血的孩子,母亲体内就会产生红细胞抗体,第二胎生出A型血或者B型血孩子时,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循环后,引起红细胞破坏,就会产生大量胆红素,形成溶血性黄疸。这是临床上常见的ABO母婴血型系统不合。此外,还有少见的Rh母婴血型系统不合及其他母婴血型系统不合。换血疗法是治疗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另外,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缺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遗传代谢障碍等也是黄疸的高危因素。

胆红素毒性可受患儿一般情况及成熟度的影响,病情重者及早产儿比足月儿的危险性更大。窒息、缺氧、感染、酸中毒等均可使血-脑脊液屏障的保护作用降低,尤其是脑脊液屏障未成熟时,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某些药物(如维生素K3、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等)及低血糖,也可降低血-脑脊液屏障的保护作用,导致胆红素脑病。

为了预防新生儿黄疸和胆红素脑病,郑大夫建议,要尽量避免早产,不给孕妇用维生素K3及磺胺、水杨酸类药物。对有母婴血型不合者,应做好出生治疗准备(包括换血)。宝宝出生后注意保暖,尽早喂养,避免饥饿、低血糖。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生儿早期排出大便,尽量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的吸收量。积极预防感染,及时处理早产及其并发症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