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到底是不是生长不足 我们教你看

孩子到底是不是生长不足 我们教你看

2019-07-15 来源:培儿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自己的孩子长得比人家的孩子瘦/个子矮,这是每个家长在养育过程中最为关心也是最为担心的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评价孩子的生长情况,以及如果孩子确实有生长不足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在我们日常保健中,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常常有家长问:

“我的宝宝一直都长得很瘦,怎么办呢?”

“弟弟一直都比邻居的小哥哥长得矮,要不要做检查呢?”

自己的孩子长得比人家的孩子瘦/个子矮,这是每个家长在养育过程中最为关心也是最为担心的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评价孩子的生长情况,以及如果孩子确实有生长不足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如何评价孩子的生长?

在日常保健中我们评价孩子的体格生长,主要通过测量孩子当时的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等指标。然后通过描绘孩子的生长曲线,来评估孩子目前的生长水平(即是孩子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将±2s或第3~97百分位(P3-P97)之间视为正常范围。

举例:

小明1岁保健,测体重9kg,身高73cm,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可以了解小明目前的生长水平。

小明从出生到1岁,定期保健及记录各个阶段的生长水平(体重、身高和头围等),从生长曲线可见小明的近1年的生长速度。

什么是生长不足?

生长不足(failuretothrive,FTT)是指孩子一次同性别同年龄的生长水平使用生长曲线标准<P3或Z值<-2SD,(早产儿需要纠正胎龄后评价)。还包括体重下降跨越超过两条主曲线,即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所以,觉得自己孩子长得瘦或者个子矮的爸爸妈妈可以定期保健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看看。

评价孩子是否生长不足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准确的测量(称裸重、身高以及头围的准确测量)和定期动态的评估是正确评估孩子生长情况的必备条件。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曲线,不同人之间生长是会有差异的,生长参照标准的均值或者生长曲线中的50%并不是儿童应达到的目标。

3.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的,而且活动增加、疾病等因素也可能短期影响孩子生长,所以某一次测量的生长水平不理想不一定代表孩子长得不好。定期、连续测量比一次数据更重要,更能发现孩子有无生长异常或偏离的情况。如果您的孩子在保健中发现存在生长不足的可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详细了解孩子的出生、生活、饮食等情况,了解孩子生长不足的原因。

孩子生长不足的原因?

可能导致孩子生长不足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摄入热量不足:如小婴儿奶量不足、哺乳方式不正确、未及时添加辅食、辅食过于单一或密度过低、不良饮食习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度等)。

2.与疾病有关:反复感染,消化系统异常(唇腭裂、幽门梗住、迁延性腹泻、肠道炎症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如过敏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生长激素缺乏等),先天不足(早产、出生时低体重、多胎出生等)。

孩子生长不足怎么办?

1.接受保健医师或全科医师全面评估,包括采集孩子的生活史(出生情况、既往体格发育情况、进食及大小便情况、有无疾病史和过敏史、父母体格情况和家庭健康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生化检查排除有无疾病影响。

如果孩子可疑疾病因素导致生长不足,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专科进一步检查。

2.保健医师会评估孩子目前每天摄入的热量和食物性质,对孩子目前进食方式和食物类型数量作出建议,在孩子回家调整饮食作息后定期保健评估。

3.如果孩子出现生长不足的情况,家长不需太过于紧张焦虑,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孩子的饮食作息,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建议:

⑴提倡母乳喂养,识别婴儿进食信号,实现有效喂养。

⑵生后4-6月及时添加辅食,辅食种类多样化,如果孩子吃得好,积极推进食物密度,避免长时间辅食过于稀和精细。

⑶添加辅食后注意锻炼孩子自主进食能力和养成良好进食习惯:坐餐椅,和家人同桌饮食,不要玩着吃、看电视吃和追着吃,锻炼孩子抓食物吃以及用勺用杯的能力。

⑷三餐规律,两餐间尽量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⑸保证充足睡眠。

⑹坚持户外活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