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宝宝怕生 你逼着打招呼只有害处!

宝宝怕生 你逼着打招呼只有害处!

2019-06-10 来源:儿科医生雨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父母作为宝宝最先相处的人,给到的反馈对孩子的心理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请理解他们的陌生焦虑,耐心地引导他们成长。

那天在电梯里遇到邻居带着儿子也准备回家。

很久没见,小朋友长高了不少,也许是刚刚玩耍的原因,脸蛋还红扑扑的。

"你好呀!"我俯下身,伸出手来,准备握小朋友的小手,拉近下距离。

"妈妈!"孩子一见我凑到了他面前,立即往后缩,躲到妈妈的身后,糯糯地叫了一声,眼神里有警惕也有畏惧。

"不好意思呀!孩子现在大了点,有些怕生。"邻居一面有些尴尬地对我解释着,一面把畏缩在身旁的孩子一把抱起来,安抚着。

其实,宝宝认生怕生这都是很正常的。相信不少家长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有些尴尬的场景。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宝宝的怕生?又该如何帮助宝宝的同时又避免自己社交上的尴尬呢?

壹丨宝宝的认生期

在宝宝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期,就是“认生期”,和“叛逆期”一样,认生期也是每个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

从六、七个月起,宝宝开始和某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人建立起联系,他们可以从长相、声音区别家人和陌生人,能够把爸爸妈妈和不认识的人区分开来,并用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对待陌生。

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咿呀学语,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怕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进入了认生期。

“认生”这个现象,在婴儿发展领域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做陌生焦虑(Strangeanxiety),指的是宝宝对陌生人的接触产生恐惧情绪的一种现象。

当宝宝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时,他会意识到“我和他不熟”。由于缺乏了解,“不安全感”会促使宝宝开启“自我防御”的模式。

这是一种天性,是宝宝心理发育进步,懂得自我保护的标志,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说明他和亲密的人之间已经形成了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贰丨认生期的持续时间

随着宝宝的大脑进一步发育,情感发展进一步成熟,宝宝才会慢慢地逐渐降低对“陌生”这种感觉的警惕程度。

这个适应“陌生感”的过程可快可慢,和宝宝的天生气质,以及成长环境有关。

有些宝宝可能很快就过去了,高敏感的宝宝却可能到18个月左右仍然会需要父母的鼓励,有些宝宝到了三周岁左右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处于较大的群体中时,仍会感到不安或表现安静。

叁丨如何照顾宝宝情绪又避免尴尬?

当陌生焦虑的宝宝面对陌生人时,爸爸妈妈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宝宝,又避免尴尬呢?

切记:不强迫

不强迫宝宝打招呼、接受别人的怀抱或者要求他们一定要表现"良好"。相反,给宝宝一点时间,让他自己从陌生到熟悉,逐渐接受。

承认和接纳他的感受

要理解,对宝宝来说,面对陌生人的恐惧不是什么“胆小”或者“不礼貌”的不妥行为,而是他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正常反应而已。

给予宝宝安全感

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应注意与孩子保持身体上的接触,减轻孩子的焦虑。

记住搂抱对宝宝的意义很大,在整个幼儿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的搂抱是不可缺少的。宝宝可以从搂抱中,感受到关注、安慰和满足,安全感自然就会有大大的提升。

保持距离,但不回避

当妈妈带着宝宝和陌生人打招呼,宝宝表现出认生、抗拒时,家长可以抱着、拍拍宝宝肩膀来缓解焦虑情绪。

在保持一定的距离的同时,妈妈可以改变沟通方式,进行正确引导。

比如,在介绍时可以仅仅用摇摇手、碰碰手的方式打招呼,告诉宝宝:“这是妈妈的朋友,他会等你做好准备了再抱你的,如果你不愿意也没关系的。”对方自然能够读懂你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中的婉拒之意。

总之呢,认生是宝宝的必经阶段,是他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千万不要早早的给孩子贴上“胆小”“认生”“没出息”的标签,总是当着他的面抱怨他,讲多了孩子就会在内心认同家长给他的这种“人设”,真的变得越来越胆小。

父母作为宝宝最先相处的人,给到的反馈对孩子的心理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请理解他们的陌生焦虑,耐心地引导他们成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