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积食反复 吃多清淡都没有用?

孩子积食反复 吃多清淡都没有用?

2019-03-22 来源:儿康堂育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因为毛孔张开后非常容易感受寒邪,寒邪一进入,就会迫不及待的让孩子咳嗽、过敏、鼻炎,这些其实都是脾胃虚导致的抵抗力下降。

孩子积食问题可以说是“万恶之源”!!!

咱们都已经意识到不可以用大鱼大肉伺候孩子,懂得了要饮食有节、控制清淡的饮食。

这样一波操作后,孩子的身体也确实变好了很多,生病的频率也比以前低了很多。

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已经注意饮食了,孩子的舌苔还是时不时的出现厚腻,出现积食的症状呢?

一吃多,就变严重,有针对调理的方法吗?

这个真的有!

一般积食和脾虚积食

首先我们需要搞懂一个概念,什么是“一般积食”什么又是“脾虚积食”。

一般般的积食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种症状,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一般积食其实就是一种消化不良,这类孩子会不想吃东西,没有胃口。

这是食物积在了胃部没有被消化,算是积食的初级阶段。

很常见的例子就是前几天带着孩子吃了KFC,当天孩子吃得很开心,结果一不小心吃得多了,没有消化,过几天就会发烧感冒。

这是刚刚吃的造成的急症,是一种有形的积滞。

脾虚的积食

咱们今天的重点来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处于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脾虚积食。

什么是脾虚积食?

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脾胃虚弱造成的无力运化,食物不仅积在了胃也累及了脾。

脾能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脾统血,主肌肉。

也就是说脾这个系统如果出现了一丢丢的问题,就会引发食物消化吸收不良、贫血、肌肉松弛虚软、生长发育受限等等问题。

另外也因为脾主运化水液,脾虚了、积食了,孩子就会生出湿气。

湿气会造成什么呢?

湿疹、鹅口疮、手足口、便秘、腹泻、咳嗽!这些都能看到寒湿的身影。

如何准确判断小儿脾虚?

六师妹曾经为了找到更多推文素材,默默地卧底了各大妈妈群。

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宝妈都在聊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了,是不是不懂小儿脾胃的妈就算输在了调理孩子的起跑线上了呢?

那么问题真的来了,

孩子表现出什么症状能判断为【脾胃虚弱】呢?

不能吃和太能吃

孩子不能吃、不爱吃,排除是因为菜色原因的短期厌食之外,都要考虑是脾胃虚弱了,特别是长时间的厌食。

胃受纳食物并将其粗加工,而脾负责精加工提取有用的营养物质。

正常情况下二者的分工是5:5的,脾胃的工作量是相同的,相安无事。

但是如果出现胃受纳了5分但是脾生病请假了,工作量只能达到3分甚至1分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腹胀厌食,或者直接演变成各类症状表现出来。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胃口好,巨能吃就是脾胃强健的表现。

有些孩子能吃,但是不爱长肉或是一看舌头都是红红的有时候还有一层厚腻的白苔,还会出现便秘。

这也有它自己的名字“胃强脾弱”,也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别给孩子吃太多。

反复感冒、爱出汗

有些孩子会出现睡着后开始出汗的情况,明明穿的也不多,但却能汗湿整套衣服。

这种偷偷冒出的汗,叫“盗汗”。

中医对脾胃的一个定义是“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一虚,气血生化不足,孩子的正气就会跟着不足。

孩子就会像漏了气一样爱出汗,气血水液一散,感冒咳嗽就特别容易反复找上门。

因为毛孔张开后非常容易感受寒邪,寒邪一进入,就会迫不及待的让孩子咳嗽、过敏、鼻炎,这些其实都是脾胃虚导致的抵抗力下降。

四肢无力,鼻梁有青筋

按理来说,孩童时期是最喜欢疯玩疯闹的,但有些孩子玩一会就累了,跑不动要爸妈抱,这90%就是一个脾虚娃了。

脾主肌肉,脾虚的孩子要么消瘦、要么虚胖,紧实的肌肉是不会有的.....

自然就会四肢无力,闹不起来了。

脾虚的孩子两眼之间的鼻梁上也会出现一个信号——青筋。

山根处本来有根血管,孩子这里皮肤比较薄,所以看得见青筋。

但如果青筋颜色突然加深就说明:

1、寒气比较重

2、脾胃虚寒

3、肝火旺

另外孩子总爱趴着睡、面色淡黄或暗黄、上眼皮肿大、

下眼袋青、睡觉时半睁着眼、突然不爱喝水都有可能是脾虚了。

宝妈自己拿不准可以询问一下六师妹或者助教老师哦。

2种积食需要不同的处理

积食的阶段不同,自然需要不同的调理方法,对症调理,

第1阶段,以“消”为主

当孩子只是处于积在胃部的积食阶段时,需要以消积为主也。

正气足的孩子会出现不愿吃东西或者想吐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不觉得饿。

有时候吐出来后他就觉得舒服了,所以这类积食症状比较少也比较容易处理。

这时候可以用些外来的食疗方帮助孩子消化掉食物。这就不得不提到“焦三仙”了。

材料:

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3g。

步骤:

先将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清洗一下,然后浸泡10分钟。

将药材放入锅内,加300ml水,不要用铁锅,铁容易与中药材发生化学反应,对身体不利。

用大火煮到水开后,改小火熬半小时即可。

PS:这个方子适合1岁以上的孩子;

3岁以下每种药材各3克;

3岁以上每种药材各6克,成人可达10克/种

六师妹在推食疗的时候,有的宝妈会说“这东西好,以后天天给孩子吃点吧。”

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为什么呢?因为积食一般只是暂时的,我们用食疗,就是帮助身体度过这个难关而已。

一般这种消积食的药物,用几天就可以了,不能久用。

不能让身体知道有外力来替代它工作,这样它自己的工作能力就会退化了。

第2阶段,需要“消+补”

脾虚导致的积食会比单纯的积食更加麻烦,因为孩子是由于第1阶段中没有注意,导致的越积越伤。

这是一个过程,而且有的孩子可能已经持续了几年了。

拆一个小板凳很简单很迅速,拆一个木屋呢?

这和脾虚积食的调理是一个道理。

所以除了第1阶段中的“消积食”我们更重要的需要为脾胃补足能量。

让脾胃自己成长起来,拥有清理的能力,所以会用到更多“补阳气”“补脾胃”的方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