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7岁之前不陪孩子玩这些游戏 将后悔终生!

7岁之前不陪孩子玩这些游戏 将后悔终生!

2019-03-15 来源:第一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宝宝在早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围绕五大能力(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感觉统合、语言、社交、艺术和音乐能力),每个方面月月都有变化,特别是一岁以前。所以游戏需要精确分龄,针对孩子不同月龄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

宝宝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能健康长大。其实,除了让宝宝身体倍儿棒,宝宝的心理发育也是每位我们需要不能忽视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呢?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坚持每天做到这一点:高质量的陪伴。

听起来似乎抽象,说到“高质量的陪伴”自然就少不了陪他/她干什么?

劳伦斯·科恩就曾在他的《游戏力》中说过“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切,是生活。”如此说来,陪宝宝游戏就是践行高质量陪伴的最好方式!

可是,作为职场妈妈、爸爸,陪娃的时间本来就有限,绞尽脑汁带娃玩也就那几种游戏,基本除了藏猫猫和丢手绢,就只能任其自由玩耍啦!

无奈之下把iPad给宝宝玩,可是他盯着电子屏幕一坐就是个把小时,连吃饭都要家长提醒或来喂,长此以往岂不是成了四肢发达的“小眼镜”?

但是我的一个好闺蜜云宝妈,她是真的是花样陪娃,每次出去聚会吃饭,旅游的时候,云宝妈妈带娃的游戏居然各个都能不重样!而且道具也几乎是随手拈来!这个让我十分的震惊。于是我去找她寻取高质量带娃玩的方法。

云宝爸妈都是清华+斯坦福的学霸,都在超级忙碌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

她告诉我说,多数的中国家长都对陪孩子玩游戏有一定的误区:

首先,很多人都不理解,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比如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奠基人陈鹤琴或者世界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都不遗余力的推崇游戏,他们说游戏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智力智商的最佳手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

所以那些号称自己没有时间或者不屑于陪孩子玩儿游戏的家长,其实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最好的方法。

其实游戏的涵盖面超级广,从艺术到音乐、从运动到手工,从徒手到运用各种小工具,数不胜数。家长的引导方式也很多,而且教育专家早就研究过,大人在游戏中“正确的”引导和参与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否则孩子永远只能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无法探索新的体验、学习新的技能。孩子在七岁之前大脑内的联结达到顶峰,从此以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衰减……在7岁之前给孩子大脑丰富全面的刺激奠定了他们一生智力情商的基础。

所以,你现在给孩子买的任何玩具、上的任何课外班、穿的任何漂亮衣服、选的任何精致的餐具,对他们的意义,都大不过每天陪他玩儿游戏。

但是到底给孩子玩儿什么呢?对于一个忙碌的妈来说,要去找适合孩子的游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老说,难道十分钟都抽不出来陪娃吗?

但是,要陪娃十分钟,背后的功夫可不只是十分钟,要研究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要寻找丰富有趣的游戏,要准备相应的素材,要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和适应……那些真正忙碌的家长确实是没这个时间去思考这么多。

当时她搜索了所有网站和相关论坛,试图寻找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果然学霸顶级名校的人永远会找方法来解决问题,她每个月都会给云宝准备一张游戏清单,选好适合云宝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的游戏,准备好所有材料,爸爸妈妈一有空就挑几个玩儿一会儿。这样的方法,立刻解决了玩儿什么这个难题。

这里面的学问真的是特别大,于是我让云宝妈妈给我分享了很多私藏妙招。

1在怎么玩上,一定要对宝宝有具体分龄

宝宝在早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围绕五大能力(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感觉统合、语言、社交、艺术和音乐能力),每个方面月月都有变化,特别是一岁以前。所以游戏需要精确分龄,针对孩子不同月龄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

比如针对一岁3-6个月有俯卧练习,7-9个月有花样爬行主题,两岁开始有涂鸦、角色扮演和音乐游戏主题,三岁后设置科学启蒙小实验、语言逻辑训练等等,在最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引入适当的游戏,才能最好的拓展他们的能力和视野。

2根据不同场景个性化来配置游戏

在哪些场景下可以玩儿游戏呢?

答案是你能想到的任何场景!

去到户外怎么玩

坐在安全座椅上怎么玩儿

坐飞机坐火车怎么玩儿

妈妈一边做饭一边怎么和孩子玩儿

忙碌一天的职场妈妈怎么轻松躺着陪娃

一大群孩子怎么一起玩儿等等

根据这些场景做清单,会非常实用!

3游戏的道具要善于利用生活用品

真正的亲子游戏基本都不需要昂贵的装备或者玩具,大部分都是家里随时可见的生活用品,如纸巾、矿泉水瓶、气球等,围绕每一个这些小道具都可以找出各种有趣的玩法。把这些东西利用好,加上父母专注的陪伴,一年可以省下至少大几千元的玩具花费!

4根据不同场景个性化来配置游戏

游戏可以与孩子能力发展的测评反馈匹配起来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宝宝做一个全面的专业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为宝宝安排个性化游戏。

比如,按照五大能力测评结果显示宝宝认知能力超前、精细运动落后,然后给比本月龄段的平均水平更高的认知游戏,并且加强精细动作方面的游戏,比如五指分化还不够灵活,就应该更多给宝宝对应分化五指、锻炼对捏等精细动作的游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