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解决宝宝睡眠问题 看这一篇就够了

解决宝宝睡眠问题 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8-10-26 来源:疫苗小豆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敢于多尝试并坚持:观察宝宝困倦时,抱进卧室(保持安静黑暗),开白噪音,安抚宝宝;对于比较小的宝宝可以裹襁褓;可以先抱着哄一会,再放到床上睡;尽量不要抱到睡着,可以先哄着(拍抚、说话、哼歌等),到困了放到床上继续安抚,直至睡着。

1你需要了解的婴儿睡眠常识

1、婴幼儿睡眠模式

浅睡眠促进大脑发育、让他们更警醒

深睡眠能促进身体健康、巩固记忆

2、宝宝睡眠能力发展里程碑

6-8周:夜间入睡能力开始发展

3-5个月:早晨小睡开始规律

4-6个月:下午小睡开始规律,大部分宝宝开始睡整夜

2如何判断宝宝睡得好不好

(7个指标)

1、睡在对的时间:宝宝清醒时长

结合睡眠信号来安排宝宝的睡眠:如揉眼睛、打呵欠等,说明宝宝已经有困意。

2、睡眠质量稳定

连续的睡眠对宝宝非常重要,如果总是醒,比如半小时一醒或一小时一醒,都会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达到睡眠总时长也是不够的。

3、合理的睡眠环境:安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同屋不同床

依附理论认为:同床有益于母婴关系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做出选择,如果选择同床的话,需要注意:让宝宝仰卧、床上无多余物品、1岁前不要用枕头、可使用睡袋、父母不吸烟醉酒、父母不过度肥胖、尽量睡在妈妈一侧。

4、合理的睡眠环境:舒适

适当的温度与湿度

尽量遮挡光线

减少噪音的侵扰

选择柔软舒适的床品与衣物

6、正确的入睡方法

理想状态:把握睡眠信号,进行睡前程序,安抚情绪平静,将昏昏欲睡但还没睡着的宝宝放上床,自己入睡

很多时候宝宝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习惯了依赖抱睡和奶睡

7、良好的精神状态与稳定的生长曲线

睡得好:开心,跟妈妈玩耍,情绪稳定

睡得不好:急躁、烦躁

考生长曲线:若有明显下滑,要考虑是否睡眠不好已经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3宝宝为什么会睡不好?

1、身体不适

小月龄的宝宝会有莫罗反射,也就是惊跳反射,另外,由于身体各个部位还在发育,睡不好是正常的

宝宝的浅睡眠较多

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肠绞痛、胃食管反流、湿疹、过敏

2、心理因素

缺乏安全感(妈妈去上班了,只能自己待着)

亲子关系不够紧密(妈妈陪宝宝的时候分心做其他事)

家庭关系不和睦(例如和老人的关系)

宝宝自我意识萌芽,可能会出现挑战权威,这时候容易发生睡眠倒退的情况

3、环境不适

光线太过刺激

声音过于嘈杂

温度过高或过低

床品衣物不够舒适

4、没有养成睡眠规律

家长对宝宝睡眠常识了解不够,不知道宝宝需要睡多久,白天安排不妥当

没有协助宝宝形成固定的生物钟

5、没有养成睡眠习惯

睡眠工具依赖:抱睡、奶睡、安抚奶嘴

睡眠联想与情景复现:如果睡前就是抱睡,宝宝半夜醒来会希望重现那个场景,还是要妈妈抱着来哄睡,否则就容易哭闹

难以独立入睡

6、处于大运动发展期

这时候的宝宝开始学习翻身、坐、爬行、站立、走路等等,比较好动,睡不踏实

7、处于大脑跳跃期

这时候宝宝的大脑开始飞速发育,在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烦躁混乱、爱哭粘人、睡眠倒退等等,家长要明白这是阶段性的,不用太焦虑,可安抚、陪伴宝宝,但不要过度

8、处于猛长期

出现时间:7-10天、2周、3周、6周、3个月、6个月

表现:食量增加、睡眠倒退、粘人爱哭

如何处理:增加白天奶量,不要增加夜奶;灵活调整作息;多运动;安抚情绪

明白了都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睡不好觉,家长们才能根据自家宝宝的情况判断如何相应处理~

4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解决抱睡奶睡?!

1、跳着舞抱睡那画面太美

为什么那么常见:观念使然,家长觉得应该抱睡

其实效果不佳:对家长,容易疲惫,长时间感觉不堪重负;对宝宝,抱睡属于运动睡眠,给宝宝的修复力不够

怎么戒除:

(1)宝宝处于浅睡眠时,容易放下就醒,可以等宝宝进入深睡眠,如睡得非常踏实了,眼珠不转了,再放下不那么容易醒。

(2)学习放下的手法:先放屁股再放头;床上要和手上温度一致,床上如果很冷也容易让宝宝惊醒。

(3)敢于多尝试并坚持:观察宝宝困倦时,抱进卧室(保持安静黑暗),开白噪音,安抚宝宝;对于比较小的宝宝可以裹襁褓;可以先抱着哄一会,再放到床上睡;尽量不要抱到睡着,可以先哄着(拍抚、说话、哼歌等),到困了放到床上继续安抚,直至睡着。

PS:戒除抱睡不易,一定要坚持,还有不要急于求成,需过渡着来。例如:从抱着走着哄到睡→抱着不走,站着哄睡→坐着抱在床上,不站不走→最后放在床上自己睡

2、夜奶无数有啥招

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断:一般6个月即可,保守最晚9个月,如果1岁以后还在吃夜奶,很多时候是心理需求,并不是生理需求。

断夜奶的前提:多陪伴、给予宝宝爱,不要让Ta觉得不给夜奶是不爱Ta了;保证辅食和白天的奶量;尝试临睡前密集喂食;晚上10点进行梦中喂食,可延长夜奶的间隔;与宝宝沟通,宝宝可通过妈妈的表情、语气来判断你在说什么,情绪温和、坚定,告诉宝宝妈妈晚上需要睡觉,咱们不需要夜奶了。

方法:

(1)坚持控制间隔:一定要坚持(最少三五天,到一个礼拜),如果中途失败,再断会更难;大月龄宝宝可以3-4小时再吃一次夜奶

(2)逐渐推迟喂养、逐次减量:把喂养时间拉开、给的量逐渐减少、将奶进行稀释等等

(3)潘特丽温和去除法:夜间躺喂的时候,等到宝宝没有明显在大口吞咽喝奶,而是小口吸着,把妈妈的乳头当做安抚奶嘴时,可让乳头离开宝宝嘴巴,如果Ta没有什么反应,就哄到入睡,如果Ta反应激烈哭闹,再让Ta吸吮,等Ta平静了再把乳头拖出,如此循环,直到宝宝能自己安静入睡,而不是含着乳头入睡。

(4)换人陪睡,一次性解决:换爸爸或者老人陪宝宝睡

5说到底,培养宝宝自我入睡是最好的

1、宝宝的作息规律:EASY模式

吃——玩——睡——你的时间

规律的作息才是好睡眠的基础

2、拥有轻松的睡前仪式

相对固定的内容与顺序:喂奶、刷牙、拉窗帘、换睡衣、按摩、安静小游戏、讲故事、放音乐……

4s法:布置环境、裹上襁褓、坐着、嘘拍

3、让宝宝学习自己入睡

时机:在宝宝情绪平静后,把已经有睡意但还没睡着的宝宝放下

原则:尽量减少对宝宝的干预或“帮助”,除非宝宝无法平静

放松:睡前难免有一些不耐烦甚至小哭声,需要学会观察与判断,别随意打扰

6睡眠训练知多少

前面的温和方法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宝宝,如果宝宝习惯过于顽固,可考虑睡眠训练。睡眠训练褒贬不一,所以妈妈们需要了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再考虑选用。

1、开始训练的时机

3个月以内的小月龄孩子不建议进行训练

4-6个月之间可以有选择地开始

6个月以上几乎所有的睡眠训练方法都可以考虑

开始之前,确保已经记录了宝宝2周左右的作息,并且未来2周以内不会出现环境与生活上的大变化

2、预备工作

宝宝没有身体疾病

宝宝喂养充分、不缺乏营养

宝宝有充分安全感、与妈妈关系亲密

考虑宝宝的性格特点

3、几种常见训练方法

(1)无泪法:通过规律作息,拍抚宝宝来让宝宝入睡,是较温和的方法

(2)抱起放下法:适用于4个月以上的宝宝,在宝宝有困意的时候抱起,然后放下,情绪激动哭闹的话再抱起,哄至平静再放下。注意,此方法有许多注意事项需深入了解,想实行的妈妈需要另作功课,马虎不得哦~

(3)逐渐远离法:前3天,妈妈坐在婴儿床旁边,宝宝一哭闹马上可以哄;后面几天逐渐远离,每天都离婴儿床更远一些,慢慢地让宝宝适应自己入睡

(4)哭泣控制法:也叫法伯法,每天以固定的间隔时间去哄宝宝,刚开始需要哄的时间可能会很长,后面越来越短,直到宝宝自己学会入睡

(5)哭声免疫法:把宝宝放在床上,不刻意哄Ta,让Ta哭到可以睡着。此法不推荐,毕竟还是有违亲子关系的培养,并且如果使用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后期妈妈对宝宝的哭声逐渐不敏感

PS:最后两种方法之前豆苗妈的文章有提到过,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戳:想简单粗暴哄娃入睡,你需要知道……

一些不能忽视的小提醒:

4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建议严格训练

从规律作息开始就会有惊喜

温和的方法先尝试,哭泣法慎用

细节决定成败,行动前需要充分准备

坚持,任何一种方法都要坚持才有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