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成长讲堂 孩子被打后我们可以这么做

成长讲堂 孩子被打后我们可以这么做

2018-10-23 来源:先心管家健康服务平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会将打人当成一种刺激的游戏,有的则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但这些无非是想向别人宣告:我就是胜利者、是权威,你要听我的、要按照我说的去做。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宝宝的成长之路,总是伴随着许多烦恼。比如打架,就是一个让家长们颇伤脑筋的问题。

因为我们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打别人,却无法提前阻止别的孩子对我们下手,也无法预测别的孩子会在什么时候动手。所以,让家长们犯愁的,是孩子被打了该怎么办?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主动打人?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正处于他们的自我想法和物权意识刚开始萌芽的阶段,小朋友之间的玩耍,大多是对玩具的争抢。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同时他们的神经系统也并没有发育得很好,所以通常手脚不知轻重,家长们往往都能体谅,也就一笑而过。

随着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会将打人当成一种刺激的游戏,有的则是作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但这些无非是想向别人宣告:我就是胜利者、是权威,你要听我的、要按照我说的去做。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了解打人者的心态后,家长的应对策略接下来就清晰了。

如何应对?

1孩子就在身边

如果孩子的冲突就发生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先不要着急,第一次,我们不妨先看看孩子的表现。他们也许会愣在原地,被吓得不知所措;也许会直接打回去,然后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也许会马上哭出来,跑过来寻求我们的帮助。

不管孩子是哪一种反应,都是正常的、本能的反应。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别说是孩子,即使是大人,可能也毫无防备、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所以,情况不严重的时候,先别急着教育孩子、批评孩子,孩子们的游戏有他们的规则,我们不妨先看看他们怎么解决。

当他们解决完冲突,或者是过来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纳他们的情绪,给予适当的安慰,毕竟被打的地方还是挺疼的呢。至于对策嘛,我们回到家里再做讨论。回家的路上,不妨让孩子自己消化消化。

2孩子在学校

若孩子是在学校被打的,回到家里发现他们哭了、或者身上有伤痕,这个时候同样不要急着表达我们的意见,先问问他们具体的情况,问一下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是否有什么打算。当他们想不出合理的对策时,我们再来提出解决方案,一起探讨可行性。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都听我们讲道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3提出解决方案

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别忘了再抱一抱他们。家长的感同身受、及时反馈的爱怜之意,都能让他们的创伤减小一半。然后,我们再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表达出还击的意愿。第一次被打,很多时候是打人者的一次试探,是他们在掂量被打者的反应。而我们的孩子越害怕、越无助,他们会越兴奋、越大胆。所以,第二次被打就要立刻还击回去。

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语言进行还击,比如大声呵斥他“你打人不对”“你不可以这样”,基本上就能削弱对方的士气和胆量,让他们停止进攻。

但如果孩子通过身体进行反抗、回击,也无需责怪他。毕竟不是我们的孩子先动手,这只是他本能的一种自我防护措施(这种本能,其实是需要保护的)。但同时要提醒孩子,打回去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阻止别人的进攻,吓唬吓唬就行了。

4预防教育该怎么做

平时在家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提前预演发生打人的情况。家长和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对策,一起想一个彼此都认为合情、合理的方法。当然,如果有和平的解决方案,就不需要用拳头去处理。

培养孩子凡事多思、多想的能力,远远比告诉他们是否该打回去,要重要得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