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了病,吃药是个大问题!
家长往往会问“这药什么时候吃?”“饭前还是饭后?”其实家长的疑惑很有必要,为了保证药物发挥良好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外,正确的给药时间也有讲究。
孩子吃药,究竟饭前还是饭后?
这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对胃肠道是否有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有些药适合饭前吃,有些药适合饭后吃,有些药适合随餐吃。
还有些特殊的药物,为了保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确切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则按照要求的间隔时间来服用。
下面介绍一些儿童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
适合饭前服用的药
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多是因为食物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或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
助消化药
胃肠粘膜保护剂
如思密达(蒙脱石散,治疗腹泻)、硫糖铝/果胶铋(治疗胃炎),饭前半小时服用。这类药服用后,会在胃肠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果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药物与食物混合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抗生素
多数抗生素的吸收会受到食物影响,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头孢菌素在饭前半小时到1小时,空腹口服吸收较好。阿莫西林基本不受到食物影响,可以随饭一起吃,但注意不能和纤维素含量的食物一起,比如韭菜、芹菜、红薯等。
适合饭后服用的药
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饭后服用或可减轻不适反应,有时则因为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饭后15~30分钟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鱼肝油
鱼肝油主要是维生素A和D,属于脂溶性药物,最好在饭后1小时食用。因为脂溶性药物可溶解于食物中的脂肪内,饭后服用更容易被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抗贫血药
如铁剂、维生素B12及叶酸类。饭后而且是最好晚饭后服用。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必须在胃酸作用下才好吸收。晚间胃酸分泌最高,晚上20点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上8点高,疗效延长3~4倍。
维生素类
维生素主要通过小肠吸收,饭后服用进入小肠的比例大增。适宜饭后服用。
适宜睡前服用的药
注明“睡前”服用,是指在临睡前30分钟服用药物。
驱虫药(肠虫清)、抗过敏药(扑尔敏)
睡前服用,能减轻副作用,利于药物吸收,更好发挥药效。
多数平喘药(特布他林、孟鲁司特钠)
睡前服用最佳,因为凌晨0~2点是哮喘病人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等最敏感的时间,也是哮喘易发作时间。
补钙药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临睡前服用,吸收和利用量最大。
一日三次≠一天三餐
“一日三次”的理解,应该是每隔8小时服药1次,这样间隔时间相同,可使体内保持24小时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疗效。服用抗生素尤其头孢类,尤其如此。
生物节律与服药时间
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生物节律,如体温高峰在下午3~6点之间。按照生物节律服药,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提高治愈率。
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等适宜早上6~8点服用,因为此时是人体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可避免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反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