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引导儿子的心态

引导儿子的心态

摘要:及时对阳阳进行了劝说,又跟阳阳的爸爸进行了交流。爸爸赶紧跟阳阳谈心,告诉他:“每个人的爸爸都是一样厉害的,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仔细把道理跟儿子讲清楚,消除了这个苗头。
引导儿子的心态
 
在小朋友面前,既不要内向自卑,也不要有优越感。这个心态是我们要灌输给儿子的。有的孩子性格比较保守,说不上两句话就脸红,胆怯,畏首畏尾,怕和别人说话,我们要鼓励他,引导他融入集体,表现自我;而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富裕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小小年纪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外面趾高气扬,飞扬跋扈,瞧不起其他的小朋友,这种心态我们一经发现,应该立刻制止和疏导。
 
阳阳就曾有过这么一次,爸爸在单位升了职,全家人一起吃了顿大餐祝贺。小家伙觉得爸爸很厉害,是全世界最厉害的爸爸。因为爸爸当了局长,和公安局的“局长”是一样的官呢!次日去了幼儿园他就开始“吹牛”,还嘲笑小朋友的爸爸没自己的爸爸有本事。
 
老师发现了,及时对阳阳进行了劝说,又跟阳阳的爸爸进行了交流。爸爸赶紧跟阳阳谈心,告诉他:“每个人的爸爸都是一样厉害的,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仔细把道理跟儿子讲清楚,消除了这个苗头。
 
孩子只要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在他交友的过程中,父母就不需要操心太多,他也一定会交到很多的“好”朋友,而不是“坏”孩子。
 
让儿子参加他能做的“男人的工作”
 
重点:锻炼男孩的责任意识。
 
让男孩知道他是小男子汉,引导他去做一些颇有意义的工作,并及时进行肯定和赞扬,对树立孩子的自立意识很有帮助。
 
什么是“男人的工作”呢?我们可以灵活地理解,比如两岁多一点的男孩,能在睡觉之前,自己把小床上的枕头摆好,被子简单地铺开然后钻进被窝,伸手关掉台灯,并对妈妈说声“晚安”,这就是一种很成功的“男人的工作”,因为他自己完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家长在工作的时候,让宝宝替你拿一些轻便的东西过来,可以从客厅拿到书房,也可以从书房拿到卧室,这个过程就能让孩子产生“我很重要”的感觉;再比方说,爷爷和奶奶坐在客厅看电视,孩子端起茶壶,给两位老人倒杯茶请他们喝。诸位家长,难道不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男人”味吗,如果宝宝能做到这一步,他已经很有小男子汉的心态,不仅是懂礼貌和有孝心,而是已经产生了“照顾自己”和“照顾别人”的心态,这是很可喜的。
 
我们说,让儿子参加他能做的一些男人的工作,并非就要去做力气活或要求很高的任务。一些平常小事,因为性质的不同,意义就大为不同。只要不是有危险或完全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放手让他去做。培养儿子的自立意识,不是上街喊口号,也不是摆个舞台表演给邻居和老师看,而是体现在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里,让他亲身体验一些事情的程序,了解生活的内容。
 
年满3岁的男孩,最有成就感且最安全的工作,莫过于让他参与到全家的卫生清洁中来,并分配给他一定的任务,让他去完成。清扫房间的过程中,孩子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顺便就能够普及一些常识给他。事后,家长还要对他的工作进行评定。
 
有了这个计划后,先别忙着开始,由于宝宝的能力有限,为了不让他因为干得太盲目和太累而灰心放弃,全家人应该一起开个策划会,坐下来先分清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讨论中尽量各抒己见和相互支持,对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出预测,使孩子对完成所选择的任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然后就是准备工具,各自挑选必须的工具,如墩布、吸尘器、簸箕、笤帚等。这时,思想工作做好了,工具准备充足了,爸爸、妈妈和儿子就可以一起享受这个清洁温馨的家的责任感。
 
房间的大部分家具落满灰尘,急需清理,其中以客厅为积尘之最。家长可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比较,确认哪些家具脏了,知道为什么要擦。父母也可以大声讨论要做的事,自然地引导孩子进入自己的角色。
 
“宝宝快来看一看,房间里哪儿脏了?什么该擦了?”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孩子主动发现该做的事,引导孩子迈出“有所为”的第一步。可视孩子的年龄,进行引导,如歪头看看、手指抹抹等。
 
还有就是交流信息,相互交换自己所搜集的情报:如桌子该擦了,因为有脏印儿了,柜子该擦了,因为都能划出道道了,茶几该擦了……通过交流扩大儿童的关注范围。
 
和儿子讨论分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妈妈一个人擦,得干很长时间。我们一起动手,一会儿就干完了。宝宝会擦吗?你能擦哪儿?”
 
鼓励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身体高度和应付能力的擦拭对象。引导孩子在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成人认为孩子的选择不妥,最好不要简单拒绝,在不构成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给孩子留下选择的空间,便是给了孩子主动发展的可能。
 
同时,还锻炼了孩子“各司其职”的负责意识。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擦拭自己分管的责任区。劳动的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并注意运用语言及身体动作感染和鼓励孩子做好、做完一件事,保持持久的愉快情绪。
 
工作完成后,家长要引导儿子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分享合作的快乐。“看,爸爸真棒,把高高的卧室柜擦得这么亮。”妈妈也可以自我介绍:“电视柜上的土真多,我用了两块抹布才擦干净。”
 
最后,当然就是肯定儿子的成绩了:“快看,宝宝真了不起。原来这块抹布是白白的,现在白抹布抓到了这么多的尘土。”
 
我们的建议:
 
这类家务清洁工作不宜在任务太重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以免孩子烦躁与产生反感,避免孩子对劳动产生负担沉重的消极体验。可视孩子的年龄,在参与清洁的活动中,做出有弹性的调整。如孩子认领很多任务,但实际又可能完不成,父母可以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协助:“我们来啦!我们帮你来啦!”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使孩子获得亲情支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