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患儿伴有齿衄、鼻衄

患儿伴有齿衄、鼻衄

2018-07-23 来源:儿科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可服用化斑汤加人参,以达到清热益气的功效;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的,可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回阳救逆固脱;若气阴两衰,可服用生脉散,以救阴生津、益气复脉。
方药: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以水牛角替)、生地黄、丹皮、赤芍。
 
此方中,水牛角有清心凉血解毒的功效,生地黄有凉血滋阴的功效,丹皮、赤芍可以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若患儿伴有齿衄、鼻衄,可在上方中,加入炒栀子、白茅根,以凉血解毒止血;尿血,可以加入大蓟、小蓟,以达到凉血止血的目的;大便出血,可以加入地榆炭、槐花以收敛止血;腹部阵痛,可以加入大剂量的白芍、甘草,以安肠缓急止痛,防止胃肠出血。高热、口渴、汗出,紫斑颜色变红,可以加入石膏、人参、麦冬,以达到益气清热、养阴的目的,有条件的家庭,也可服用化斑汤加人参,以达到清热益气的功效;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的,可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回阳救逆固脱;若气阴两衰,可服用生脉散,以救阴生津、益气复脉。
 
值得注意的是,患儿发病初期,如果伴有发热、头痛,出血点密集,皮肤瘙痒等症,就不要先用重剂量的药方凉血解毒,可先用荆芥炭、豨莶草、浮萍、地肤子,辅以生地黄、丹皮、赤芍、紫草、景天三七等,以达到清表风、凉血热的目的。
 
气不摄血
 
主要证候: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瘀斑、瘀点反复出现,颜色淡紫,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头晕心慌,纳差,口唇色淡,伴有鼻衄、齿衄,舌质淡胖,脉沉细弱。
 
证候分析:久病不愈,导致气虚、脾虚,气不摄血,脾不统血,从而使瘀斑、瘀点反复出现,伴有鼻衄、齿衄;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乏源,四肢百骸失养,所以会出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差,口唇色淡;出血过多,心神失养,故见头晕心慌;舌脉皆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疗方法:以益气摄血、健脾养心为主。
 
方药:归脾汤减味(《正体类要》)。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木香、生姜、大枣。
 
此方中,四君子汤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辅以黄芪、当归,可以补气生血、养心益脾;远志、酸枣仁能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全方合用,可以达到健脾益气、养心补血的功效。
 
如果患儿出血不止,可在服用上方的基础上,加服云南白药、蒲黄炭、阿胶(烊冲),以达到活血止血养血的目的;血肿疼痛、舌质紫暗的,可酌加赤芍、丹参、乳香、三七、牛膝,以达到活血祛瘀、生新血的目的。出血不多,但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发凉、倦怠乏力、畏风怕冷、腰酸足软等肾阳虚症状的,可酌加鹿茸、淡苁蓉、巴戟天等,或服用全鹿丸,以温肾补阳、补益精血。
 
治疗本病,也可选用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宁神功效的人参养荣汤。
 
如果患儿下肢紫癜较多,伴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可服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以达到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功效,从而缓解病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