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

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

2018-07-23 来源:儿科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盖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行,肾主骨,骨弱而不坚,脚细者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俱露,如鹤之膝。此亦由肾虚,名鹤膝节,加味地黄丸主之。”
五迟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云:“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幼科准绳·幼科》:“齿者,骨之所终而髓之所养也。小儿禀受肾气不足,不能上营而髓虚不能充于骨,又安能及齿,故齿久不生也。”揭示了本证的病因,是患儿先天不足,肝肾亏损。此外,后天失养,气血虚弱,亦可引起五迟。
 
肝肾不足,导致筋骨肌肉失养,从而引发立迟、行迟、齿迟;气血虚弱,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智力不聪,语言迟缓。《片玉心书·形声门》亦言:“行迟者何也?盖骨乃髓之所养,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弱软不能行,此由肾与肝俱虚得之。盖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早行,肾主骨,骨弱而不坚,脚细者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肌肉瘦薄,骨节俱露,如鹤之膝。此亦由肾虚,名鹤膝节,加味地黄丸主之。”
 
【诊断要点】
 
五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筋骨软弱,站立不稳,行动艰难,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头发稀少,语言迟缓,此外,还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发育差,容易出汗等兼症。
 
【辨证论治】
 
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儿肝肾不足或心血不足的不同情况,分别施以培补肝肾、补心养血的治疗方法。
 
1肝肾不足
 
主要证候:筋骨软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不爱活动,倦怠乏力,喜卧,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不能荣养筋骨肌肉,筋骨、牙齿等均不能按期生长发育,就会导致立迟、行迟、齿迟等发育迟缓状态;肾精不足,故见不爱活动,倦怠乏力,喜卧;肝肾虚弱,不能上荣颜面,故见面色无华;舌脉俱是肝肾不足之象。
 
治疗方法:以补肾养肝为主。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鹿茸、五加皮、丹皮、麝香。
 
此方中,熟地黄、山茱萸可以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鹿茸温肾益精,五加皮强筋壮骨,丹皮凉血活血,麝香活血开窍。诸药合用,可以培补肝肾、充养精血,从而缓解症状。
 
若患儿为行迟,可服用虎骨散,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齿迟者,可辅以汤氏芎黄散,以达到补肾养血的目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