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中耳炎防治常识

中耳炎防治常识

2018-07-04 来源:儿科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耳咽管较窄,而且和鼻咽部连接的角度异于成人,所以容易被鼻咽部的细菌侵入,尤其是上呼吸道有感染的时候,组织水肿而使细菌滞留繁殖,造成中耳炎。这些不利的因素在长大后会逐渐消失,故学童和成人的中耳炎发生率要低的很多。

 中耳炎防治常识

 
一般大众的观念是中耳炎和游泳、洗澡耳朵进水有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游泳可以引起外耳道发炎,和中耳没有关系,治疗的方法亦不同。另一错误的观念是耳朵发炎会流脓,其实并不尽然。大多数的中耳炎不会穿孔,只有少数会因压力的关系,急性穿孔流脓,患者会觉得疼痛的症状突然消失,而一下子轻松起来。此是外耳道有脓液,不易和外耳道发炎分辨。但若此时用棉花棒轻轻移除脓液,可以轻易地发现外耳道并无红肿。若用耳镜仔细的观察耳膜,则会见到发炎且有急性穿孔。此时必须接受抗生素治疗并且再复诊,确定穿孔的耳膜已愈合。
 
另一常识是婴幼儿的耳咽管较窄,而且和鼻咽部连接的角度异于成人,所以容易被鼻咽部的细菌侵入,尤其是上呼吸道有感染的时候,组织水肿而使细菌滞留繁殖,造成中耳炎。这些不利的因素在长大后会逐渐消失,故学童和成人的中耳炎发生率要低的很多。
 
急性中耳炎
 
中耳的生理位置
 
耳朵是人体很重要的五官之一,主要功能是听觉,人类自胚胎孕育而出生,必须有正常的听觉器官,才能与外界沟通以发展正常的语言与智力。那么“中耳”是耳朵的那一部分?解剖学家把人类的耳朵分成三部分,即外耳、中耳与内耳。外耳包括一般人熟知而与五官有关的耳廓,以及外耳道。声音从外耳道进入后,碰到耳膜,振动耳膜,再经中耳传音系统、内耳传人中枢,即产生听觉现象。耳膜即一般所谓的“耳镜”,耳膜的内面即为中耳腔,含有三块相连接的听小骨,架于耳膜与内耳之间,使声音能量达到最有效的传递。中耳腔的前方,经由一条可借吞咽动作开阔的管子,即耳咽管或欧氏管,与鼻咽腔相通,欧氏管由后外侧上方往前内侧下方开口于鼻咽癌侧壁,在成人与水平面成四十五度角,在婴儿则接近水平仅成十度角,这种解剖上的差异,也是婴幼儿较成人易发生急性中耳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情形,吞口水时,空气经打开的欧氏管进入中耳,使中耳腔随时保持有气状态,像鼓需要一个小洞,让空气进入,才能达到共鸣而大声的效果,中耳只有在通气良好的状况下,耳膜与听小骨能振动自如,传音效果才会良好,耳膜又称鼓膜,就是这个原因。中耳的内面为内耳,负责将声音传达到脑中枢,同时也是人体平衡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常说一个人“耳聪目明”,耳聪就是形容听力很敏锐,它需要有正常的外耳、内耳、听觉神经与中枢系统,还要有一个通气良好的中耳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