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摘要: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疱瘆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1.临床表现
 
常好发于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和唇黏膜及邻近口周皮肤。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上述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所属淋巴结常肿大和压痛,可持续2—3周。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2.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发热时可用退热剂,可行全身抗病毒治疗,抗生素不能缩短病程,仅用于有继发感染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