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重要吗?
摘要: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
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重要吗?
关于疫苗,我们听过很多跟它相关的名字,比如说一类疫苗、二类疫苗,计划内疫苗、计划外疫苗,自费疫苗、免费疫苗等,做出这样的划分,其实并不是因为重要性上的差别,可以说两类疫苗同样重要,都能有效地预防
传染病,只是因为根据我国现实状况目前无法在当前阶段提供全民免费接种。所以说,接种疫苗时,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且无禁忌证的话,无论一类还是二类疫苗都推荐给孩子接种。
一类疫苗又称计划内疫苗,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疫苗。根据我国20年版的0~6岁免费疫苗接种程序,我国的免费疫苗有12种,分别是:乙型肝炎、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
脑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
二类疫苗又称计划外疫苗,是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如五联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
肺炎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这类疫苗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列入计划内的免费疫苗。
其中,乙肝、甲肝、乙脑和脊灰疫苗同时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家长可以自行选择。
联合疫苗可信吗?
国外对联合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五联疫苗供应商巴斯德公司的医学总监舒俭德博士指出:“联合疫苗绝不是简单地将几种疫苗随意混合而成的,它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和挑战性的创新研发过程,而且难度很大”。
20年,第一个超过三联的联合疫苗被引入我国,也就是四联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感嗜血杆菌),代替了百白破疫苗和Hib疫苗;20年,五联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感嗜血杆菌+脊髓灰质炎)被引入我国,五联疫苗可以预防五种传染病,代替了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和Hib疫苗,之前这三个疫苗按标准程序需要接种12次,改用五联疫苗后只需要接种4次,大大降低了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家长也不用带着孩子多次往返于接种门诊,孩子可以少遭受针扎之苦。
四联和五联疫苗目前均为进口产品,目前引入国内的五联疫苗,1997年即在全球上市,迄今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使用,其中23个国家将其纳入免费疫苗,已累计为2500万儿童提供保护,其安全性和效果均得到世界公认。越早接种五联疫苗,预防效果越好,其标准接种程序是在2、3、4、18月龄各接种1剂,前3剂之间最短间隔≥28天(按自然月计算),第3~4剂之间最短间隔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