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小儿热性惊厥

小儿热性惊厥

摘要:热性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6:)时,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瘆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但绝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与前面介绍的GEFS+不同,热性惊厥的发作均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由于有明显的诱发原因,国际抗癫痫联盟新近不主张把热性惊厥诊断为癫痫。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首次发作年龄多于生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患儿常有热性惊厥家族史,对若干大的家系连锁分析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同外显率的可能性,基因位点在19P和8ql3—21。
 
1.临床表现
 
热性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6:)时,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瘆性疾病、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但绝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单纯性热性惊厥(又称典型热性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少数也可有其他发作形式,如肌阵挛、失神等。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在一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一次,个别有两次发作。约50%的患儿会在今后发热时再次或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大多数(3/4)的再次发作发生在首次发作后1年内。
 
少数热性惊厥呈不典型经过,称复杂性热性惊厥。其主要特征包括:(1)一次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2)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3)局灶性发作。(4)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5次以上。
 
若干因素使热性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称为癫痫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复杂性热性惊厥。(2)直系亲属中癫痫病史。(3)首次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具有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时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而无危险因素的热性惊厥不到10%。EEG在癫痫危险性的预测上价值尚无定论,故对单纯性热性惊厥,一般无需做EEG检查。但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若EEG中新出现痫性波发放,则可能提示癫痫发生的危险性。
 
2.热性惊厥的防治
 
对单纯性热性惊厥,仅针对原发病处理,包括用退热药物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即可。但对有复发倾向者,可于发热病开始即使用地西泮(安定)1mg/(kg*d),分3次口服,连服2—3天,或直到本次原发病体温恢复正常为止。对复杂性热性惊厥或总发作次数已达5次以上者,若以地西泮临时口服未能阻止新的发作,可长期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疗程1—2年,个别需适当延长。其他传统抗癫痫药对热性惊厥发作的预防作用较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