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买玩具哭闹,你会怎么做?
摘要:年龄大一点的,就是要买游戏机、手机了。听说有孩子因为大人不给买手机,或不买自己想要的品牌、款式,就离家出走的。
常常看到一些家长在群里求助:孩子吵着一定要买什么东西,不买就哭闹,甚至以不吃饭、不上学等等来威胁大人,很多家长被这种事弄得很头疼。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无非是为了玩具和零食吵闹。在超市见过不少孩子,大人不给买就躺在地上打滚。比较常见的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人责骂甚至动手打,然后孩子哭哭啼啼地被强行带走;另一种就是见孩子不依不饶,大人最终拗不过就妥协了。
年龄大一点的,就是要买游戏机、手机了。听说有孩子因为大人不给买手机,或不买自己想要的品牌、款式,就离家出走的。我女儿小学时,我们大人还普遍在用iphone4,而他们班上好多孩子用的都是iphone5。其实,手机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算是玩具吧。但是我当时告诉女儿两点:一是,手机不是玩具;二是,人跟人是没法比的。
孩子想要玩具,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他们需要玩具的陪伴。但是,如果家里已经有了很多玩具,还一直不停地要求买新玩具,那样就会助长他的物欲。如果孩子对玩具已经形成很大的依赖,那就该检点一下:大人的陪伴是否不足?哪怕时间够了,质量呢?
为什么会因为不给买玩具而哭闹呢?三四岁以前,很多道理还不明白,甚至有的孩子以为只要看到了就可以拿回家;三四岁以后,很可能是哭闹管用,所以屡试不爽。不少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就没辙,不是听不得那凄厉的哭声,就是受不了在大庭广众之下“丢面子”之尴尬。而正是这个弱点被孩子抓住了,陷入一个自己挖的坑爬不上来。
孩子用不吃饭、不上学,甚至离家出走来威胁大人,一方面说明这个矛盾比较激烈,之前的沟通没有做好;另一方面,说明大人也常常用威胁的方式跟孩子沟通。
说了半天,我想给家长支个招: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还得分年龄来说。
三岁以前:转移注意力
刚才说了,三岁以前的孩子,往往是没法讲道理的,尤其是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为他所有,仅有的一点点理智也立刻被淹没。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也是最容易被新事物吸引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别的东西或事件去转移他的注意力。用美食、图画、绘本、故事,甚至一个游戏,都可能让他暂时忘记刚才的诉求。
四到六岁:让他二选一
这个年龄,是道德意识开始萌芽的阶段,有的孩子已经有了内疚感。可以告诉他,前不久刚买了什么玩具,现在还没有到买新玩具的时间,并许诺他啥时候一定会买。如果还不行,那就让他二选一:要么高高兴兴地遵守约定,要么生气地终止购物逛街玩耍,立即回家。如果不忍心那么做,那就陪着他,看他哭完再沟通。
六岁以后:互相将心比心
六岁以上的孩子,很多已经学会攀比。你有的玩具我也得叫爸妈买给我,你用的是苹果手机,我就不能买华为。可以先表示对他这种心情的理解,然后告诉孩子:如果你在我面前跟同学攀比哪个家长有钱、大方,那我也在你面前跟你攀比哪个孩子听话懂事爱学习、文明礼貌爱劳动!你要是不希望我攀比,那你也不要攀比。
当然,无论哪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共同点。
首先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先冷静下来,尤其不要觉得孩子让你没面子;发火只会让局面更加无法控制。耐心等待孩子平静了,然后再协商。哪怕孩子哭闹过了,只要他平静下来,只要他愿意商量,都要先赞赏他、肯定他,给个拥抱安慰一下。
其次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要翻旧账,说“上次怎样怎样……”;更不要提条件:“如果你怎样,我就买给你。”买玩具应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疼爱,而不是交易。
最后提个醒:前后态度要一致,只要说了不买就坚决执行到底,千万不可心软,有一次就有N次。哪怕真的改变主意想买,也要等下次。可以告诉孩子:下次出门,如果我们都很开心,没有哭闹,我会考虑买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