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很看重孩子的脾胃健康,经常担心孩子是不是消化不良,和消化不良伴随而行的往往是便秘。
宝宝容易便秘,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父,便秘十分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所以应对宝宝的便秘问题,就需要粑粑麻麻多多留意。
宝宝便秘了?
如何判断
如何判断宝宝便秘了呢?
首先是大便干燥、坚硬;
其次是排便时间间隔较久,一般大于2天;
或者虽然有便意但是排不出大便,也就是说孩子可能每天都有(便意),但是排出不畅。
出现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排便时艰难、费力;
这些情况持续2周到一个月就可以诊断为便秘。一般孩子时间短一点,如果2天一次大便,持续1周还勉强可以,持续2周以上孩子就容易感冒。
从
中医角度来讲,长时间便秘会形成内热,在有内热的情况下容易招致外感,就容易感冒。所以排便通畅对于孩子的健康而言特别重要。
另外,有些小宝宝不会自己表达,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们的“火眼金睛”细心观察了。
判定宝宝是否便秘不能以排便时间间隔为标准,而是主要看宝宝的大便是否干结、排便时的费劲程度等。
大便硬或呈小粒状;排便次数少(或排便次数不变,但每次都干结);排便时弓着背,夹紧臀部,伴着哭闹等情况即可判定宝宝便秘了。
宝宝便秘的原因
对于
儿童便秘来说,其实直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肠道,尤其是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增多,引起粪便中的水分减少,以及胃肠动力不足。
便便为什么会水分不够?
食物成分不当
大便的性状和食物成分密切相关:
食物中蛋白质多而碳水化合物少,大便易呈碱性,就会比较干燥。
食物中含较多碳水化合物的话,大便便会呈酸性,则质地软而排便次数多。
另外有些小孩容易偏食,喜欢吃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容易发生便秘。
生活不规律
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也容易导致便秘。
例如,上学的儿童没有养成早晨排便的习惯,而上课时间又不能随时出去排便,憋住大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体格与生理异常
肛裂、
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等都会引起便秘。这些情况都比较罕见,需要去专科检查。
吃的太少
进食少,消化后液体被吸收,余渣少,导致大便少而稠,而且长时间吃太少,导致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弱,加重便秘。
宝宝便秘的危害
可大可小
很多家长对宝宝便秘不够重视,如果孩子长期便秘很容易会引发“肛裂”。
便便在肠道里积留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更硬更干,于是也就更难很舒服地从体内排出。
而且由于排便时候的疼痛,宝宝可能下意识地将大便憋回去,这样会使大便越来越干,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肛裂”。
宝宝肛裂的正确处理方法
宝宝出现肛裂,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保持裂口周围的清洁。
大便后用温水坐浴可以起到清洁消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通常情况下,急性肛裂大多可以在2周左右痊愈。如果肛裂严重,采用上述措施不能缓解,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宝宝肛裂重在预防:
合理的喂养很重要,添加辅食的宝宝注意纤维素的摄入;
不用干燥的纸巾擦拭肛门部位;
宝宝大便结束后,使用温水冲洗肛门,然后用毛巾蘸干;
等到肛门部位的皮肤完全干燥后再涂抹护臀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