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小儿推拿——五指节!

小儿推拿——五指节!

2017-12-25 来源:大伦育儿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以不爱吃饭,吃的少、有腹胀为主要表现者,选用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伴有呃逆者,配分腹阴阳、推天柱骨降气止逆。
  之前介绍过小儿的手心一面,手指的第一指间横纹是四横纹,那么在背面,手指的第一之间横纹是不是也有个穴位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手背的一个穴位——五指节。
 
  五指节在《厘正按摩要术》中就有记载“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在《小儿推拿广意》中载其作用为“掏之去风化,苏醒人事,通关膈闭塞”,这里的“掏之”就是指操作的掐法,其功效是可以祛风化痰,还有小儿急救的作用。五指节单用的时候比较少,多是和其他穴位配合应用,对于痰喘、夜啼、睡卧不安等有很好的作用。
 
  五指节
 
  【位置】
 
  掌背五手指第一指间横纹处。
 
  【操作】
 
  可掐、可揉。掐法,一般掐3~5次;每指节揉30次。
 
  【功效】
 
  安神,定惊,化痰。
 
  【应用】
 
  1.小儿惊风、夜啼、睡卧不安、汗多等。
 
  2.痰涎壅盛之胸闷、咳嗽等。
 
  3.可用于指间关节不利,不能屈伸,可捻揉的同时做手指屈伸运动。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脾胃消化功能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而损伤,因此,温中健脾类手法较为常用,而且可以做为日常保健。如补脾经,揉艮宫,摩腹,揉或摩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偏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揉外劳宫,掐揉一窝风,揉或摩脐,拿或按肚角则偏于温中散寒。小儿疾患中常伴脾胃虚寒证,临床主要症见手脚凉,面色青白或萎黄,不爱吃饭,吃的少、有腹胀,口角流清稀的口水,腹痛绵绵,或腹部疼痛喜温喜按,大便不成形、受凉或吃寒凉食物、喝冷饮后加剧,舌淡苔白等。

  这里介绍几个经验用法:
 
  1.以大便稀溏,不成形为主要表现者,选用补脾经、揉艮宫、揉外劳宫、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健脾、升阳止泻。大便频频、质稀无臭者,可配补大肠、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温阳固肠止泻;气虚下陷者,则重用揉外劳宫升阳举陷。
 
  2.以腹部疼痛、喜温喜按为主要表现者,选用揉脐、揉一窝风、拿/按肚角、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3.以不爱吃饭,吃的少、有腹胀为主要表现者,选用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健脾和胃、理气消胀,伴有呃逆者,配分腹阴阳、推天柱骨降气止逆。
 
  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说“伤食中寒,汤剂为难,推拿较易,以其手足,联系脏腑,内应外通”,说明以推拿为主的外治法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相信大家用心学习,对应自己孩子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穴位和推拿方法,孩子的情况都会改善的,同时也可以陪伴孩子,和孩子沟通交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