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9岁儿童输液死亡,中药注射液≠非用不可

9岁儿童输液死亡,中药注射液≠非用不可

2017-12-22 来源:桑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然,最终死因目前无所考证,通过这条线索就说是喜炎平惹的祸也未免有失公允,大概也是因为中药注射液,特别是喜炎平,已经不是第一次“摊上事儿”了。
  上周六,又一起悲剧发生,一名9岁男孩因发烧及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休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据后续调查所报道,当时所输的药品中含有大名鼎鼎的“喜炎平注射液”。
 
  当然,最终死因目前无所考证,通过这条线索就说是喜炎平惹的祸也未免有失公允,大概也是因为中药注射液,特别是喜炎平,已经不是第一次“摊上事儿”了。
 
  ▼“儿科常用药”喜炎平
 
  喜炎平的说明书是这样介绍的:
 
  上市30余年,多用于抗炎退热,由于“在治疗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如H1N1甲流、手足口病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验证,这些疾病的患者中以儿童居多”,喜炎平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儿科用药中的比重甚至达到70%,成为中成药排名第4位。
 
  但是,除了上述所说的理由外,喜炎平的疗效抑制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支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几乎没有,即便是荟萃分析中也会指出——纳入的研究质量较差,结论有待证实。临床药物的应用需要经过重重严格程序,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审批机制在我国并不完善,也造成了喜炎平、炎琥宁等重要注射液的大量应用。
 
  ▼“并不是第一次惹事”的喜炎平
 
  实际上,该新闻一出千夫所指喜炎平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喜炎平也是有“前科”的。最近的一件事应该是9月份因为质量问题的召回事件:
 
  而早在2012年,CFDA就发出了关于喜炎平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的通告:
 
  通报中指出: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主要发生于14岁以下儿童患者,尤其4岁以下婴幼儿。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占整体报告的71.00%;其中严重报告28例,占整体严重报告57.14%。有关喜炎平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病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儿童患者。儿童报告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困难等。
 
  喜炎平注射液与所有中药注射液一样,含有的生物大分子、杂质本身并不明确,中药制剂存储过程中也易产生新的杂质或者不溶性颗粒,进入人体极容易成为潜在过敏原,引起组织水肿及血管、组织损伤,一步步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最终死亡。
 
  另有研究统计,在3889例用药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64例,发生率1.65%,而深圳布吉医院统计1089例使用喜炎平的患者,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
 
  ▼中药注射液非用不可?
 
  很多家长反映,无论是自己还是小孩去看病,从疱疹性咽峡炎、流感、手足口病到肺炎等等,都被开过喜炎平注射液,甚至我国卫生部指南中也可以看到这些中药注射液的身影。实际上,在国际指南中,不会有成分未明的中药制剂的推荐,例如WHO《手足口病临床和公共卫生应对指南》中明确指出,手足口病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并没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
 
  诚然,就像文章开头所说,并不能因为输液药品中含有喜炎平就可以马上甩锅,死因仍然需要调查,否则太不严谨。然而,中药注射液是否非用不可,其风险是否真的值得承担,还需要画一个问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