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一些妈妈,为什么会选择某些中药给孩子用?妈妈们的回答大多为:中药的副作用小啊。
宝宝生病了,爸妈都希望孩子少受点罪,这种心情能够理解。但有些家长确实对中药的使用存在误区,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更小。
可事实是,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存在副作用的。那么,我们在给孩子用中药的时候,如何了解和规避这些副作用呢?
熊猫儿科专家课堂第43期,特邀请北京儿童医院小儿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黄静博士,专业分享给孩子吃中药,家长应该注意的那些事???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十余年。
中医西医专业能力均强,强调传统中医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擅长把
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翻译”得通俗易懂。撰写多篇专业及科普文章,并于电台及网络举办讲座。
专业特长:儿童皮肤类疾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皮肤型;儿童精神、情绪、心理相关疾病:抑郁、躁狂、焦虑、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抽动症、多动症;儿童睡眠障碍:失眠、易惊、睡眠浅、入睡困难、
多梦、梦魇(“恶梦”)、梦游、梦呓(“说梦话”)、睡眠中磨牙。其他如:
霰粒肿、遗尿、多发性脂肪瘤、坏死性淋巴结炎、慢性阑尾炎等。
副作用,也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集中于这3点:
1.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不适和异常情况。
2.药物的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也就是通俗所说的过敏。
这些不良反应,是跟药物的剂量、病人本身的体质等因素相关的。
黄静
中药的变态反应和过敏因素
确实有些孩子用中药过敏。中药跟西药一样,是有副作用的。家长要主动跟医生说,孩子对什么有过敏史。
副反应(毒性反应)
中药里有好多药物,是有明确的毒性成分的。比如前几年的一个事件:
龙胆泻肝丸这个中药,里面有一个中药成分叫关木通,它里面含有的马兜铃酸成分会导致肾衰。那一年开始集中报道,后来就把关木通全民禁用,顺便就把龙胆泻肝丸这个中药也给禁用了。
Dr.Panda
中药的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怎么发生的?
中药的一些不良反应,跟每个大夫的用药、经验、临床判断、对儿童体质的把握、对药物剂量的把握,都是相关的。
黄静
比如有一位家长,说孩子吃了中药就吐,肚子不舒服。我一看他的方子,里面的药是以寒凉药为主的,大剂量的寒凉药,孩子一直在吃。这就不适合了,在用寒凉药去火的同时,要稍稍顾忌下孩子的肠胃。比如在药里加几味保护肠胃的药,这样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的不适感了。
孩子的体质相当复杂,并不是纯寒或纯热的体质。临床上,很多孩子虚和实是在一起的,寒和热是在一起的,他本质可能是个虚的,但表现出来是一个火象。所以,在去火的同时,要对他本质的寒和虚进行处理和保护。
黄静
许多的不良反应,我们要看看,是不是在寒热用药比例的把控上,剂量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Dr.Panda
中药和西药能不能结合起来治疗呢?
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都是西医为主的医院。我们用中药的时候就知道,孩子用了哪些西药,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中药主要针对哪些方面,跟西药之间怎样避免冲突,都会特别注意。
另外,我们会跟专业的西医大夫进行交流。疾病治疗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中医的介入,在怎样的情况下首选西医的治疗,我们是有分寸和把握的。
黄静
Dr.Panda
如果开了中药,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呢?
家长们往往只注重处方,但是把药开回家后,煎服方法和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环节出了问题,也是引起副作用(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黄静
煎煮时间
有些药物,煎煮的时间不能过长。普通药物,第1遍煎15分钟,第2遍煎20分钟。
有的药只能煎1遍,不能煎第2遍。有些药物比如薄荷,一定要晚放。煮的时间长了,这个药就等于没加,严重影响它的药效。
还有的药物是要提前煎。比如生石膏,龙石和牡蛎,它要提前煮,时间15~20分钟。如果时间短,根本没有有效溶出,也没有来得及跟其他药物发生反应。
饮食
忌生冷、油腻和辛辣刺激的。水果也是生冷食物。如果吃水果,当季的可以吃,比如现在西瓜可以吃。有的家长说西瓜不是凉的吗?不是,西瓜凉的是西瓜皮那些绿色部分,红色的果肉没有那么凉的。小孩吃点西瓜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搁到冰箱里再拿出来,新鲜的西瓜切开给他吃就好了。
护理
用药后的护理有些说法的。冬天感冒了,开发汗的药,有的药医生会嘱咐你,喝完药再喝点热的白米粥或者温水。盖上被子发汗,汗慢慢落了减少了再打开被窝,这才是完整的用药步骤。如果你喝完了想出汗觉得燥,吹点风,喝点凉水,发散的寒邪没有出来,淤在里面,反而就烧得更厉害了。
Dr.Panda
怎么判断药物反应是正常的,还是副作用?
有些治疗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用药反应。
黄静
比如说,孩子有食积,口臭,舌苔厚,嘴唇也特别红。吃了泻下的药以后,可能大便会增多,稍微有点稀。但是如果拉完之后,孩子口臭减轻了,上火的情况也缓解了,脾气也没有那么暴躁了,证明是见好了。
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比如吐,它不是副反应,是治疗以后正常的反应。
有时候孩子吃了药有点拉稀,如果拉完了精神很好,他觉得很舒服,这是正常的反应,不用担心。如果他拉了一天十几二十次,小孩拉得都没精神了,就要跟医生反馈情况。
医生给你处方后,会给你说这个药是干什么的,用了后大概会有有什么反应。复诊的时候要及时反馈给医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以利于医生对你的有体质进一步的掌握。
吃中药,医嘱是非常详细的,包括用药的时间。有的药需要1天喝3遍,有的药白天喝3遍,临睡还要喝1遍。不同的药物,不同的作用,用药频率不一样。
Dr.Panda
中药用药,对儿童和成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儿科医生用药的时候,跟成人不一样。
1.药方少,几味或者十几味。
2.单味药剂量比较小。小孩的体质在这摆着呢,第1要少,第2要小。
3.要时时保护孩子的脾胃。脾胃好了,营养成分能吸收,孩子才能长个儿不贫血,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用药的时候加姜、放枣儿,其实是为了保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