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2017-12-12 来源:轩妈遥静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在的孩子,每天除了一顿三餐,还有各类水果,各类零食,各种奶制品等零食,种类极为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和妈妈们聊天,很容易就聊到孩子吃饭这个话题。
 
  “孩子不好好吃饭,会不会营养不良呀?”
 
  “孩子胃口不好,追着喂还能吃一点,不追着喂就不吃了。”
 
  “吃饭墨迹,一顿饭要吃一个多小时”
 
  轩轩2岁半入托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独立吃饭了,筷子,勺子都可以运用自如。
 
  所以,对于上学吃饭问题完全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老师阿姨帮忙。
 
  主要得益于从小培养的良好的吃饭习惯。
 
  ●●●
 
  其实,现在的孩子,大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里大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通常几个人围绕着一个孩子。
 
  大人恨不得把鸡鸭鱼肉,各种有营养的食物全部端到餐桌,全部都塞给孩子。
 
  可是问题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却不肯吃了。
 
  其实纠其原因在于,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其实,“人是铁,饭是钢”,只要有饥饿感,让孩子好好吃饭并不算难。
 
  控制零食
 
  轩轩平时零食吃的不算多,所以吃饭还算好。
 
  可是,每次回老家,和家里的四个堂哥堂姐在一起,就会跟着一起吃很多零食。
 
  结果必然是到了饭点,孩子们全都不好好吃饭了。
 
  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最主要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每天除了一顿三餐,还有各类水果,各类零食,各种奶制品等零食,种类极为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这类零食,添加剂大都很多,饱腹感大都很强。
 
  饭前吃多了,到了饭点,自然就没有饥饿感。
 
  所以,若想让孩子好好吃饭,一定要控制零食的摄入量。
 
  ●●●
 
  有的父母说了,“不是说零食添加剂多,营养成分普遍偏低么?”,“好了,那就索性不给吃零食了。”
 
  然而,万事大都过犹不及。
 
  对于零食也是,大家应该控制一个量就好。
 
  记得轩轩小时候,很少给吃零食。为了安全起见,孩子的食物大都是自己制作。
 
  这种做法当然是相对比较健康,也比较安全。
 
  然而,当轩轩看着别人吃零食时的“羡慕的饥渴的眼神”时才发现,在这样一个外界条件下,禁止零食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因为平时很少吃到,一旦有了吃零食的机会,会发现,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疯狂的吃,就好像被饿了几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也是,妈妈从小就不允许孩子吃外面的零食。包括面包饼干等全部自己制作。
 
  然而入学后,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在学校吃一顿点心。
 
  这个孩子会把自己的点心吃完后,吃其他小朋友的。
 
  甚至对其他小朋友吃剩下的也不嫌弃,统统吃掉。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孩子本身食量偏大,但是不少家长确实反映,对于平时零食控制过于严格的孩子,一旦遇到零食,其普遍反应就是这样的。
 
  所以,既然我们的孩子从小只能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完全杜绝是不可取的。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把孩子的零食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一日三餐就好。
 
  比如,可以吃一小片饼干,一小片面包,一两片薯片等。
 
  这样,不至于让孩子遇到零食表现的太“饥饿”。
 
  但务必不能给孩子吃的太多,影响到一日三餐。
 
  增加户外运动
 
  现在的孩子,整体而言,室内活动偏多,室外活动偏少,导致运动量偏少,消耗的能量偏少,不容易有饥饿感。
 
  其实,前文就一直在强调户外运动的好处。
 
  多从事户外运动,一方面会变相减少手机数码等产品的使用,视野宽广,有益于身体发育,如眼睛
 
  另一方面,较多的户外运动,接触较多阳光的沐浴,会增强体质,不容易生病。
 
  体质的差异对刚入学的孩子表现的特别明显。
 
  体质好的孩子生病的频率明显比较低,而有些体质不好的孩子,会频繁生病,频繁请假,出勤率比较低。
 
  当然体质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户外运动量的多少,这仅仅是锻炼增强体质的其中一方面原因。
 
  但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每个人体质的影响还是至关重要的。
 
  再者,多从事户外运动,身体消耗的能量多了,自然就会容易有饥饿感。
 
  其实,只要饿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好好吃饭。
 
  良好的吃饭习惯
 
  现在的孩子,被过多关注,很多家长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抱在怀里怕碰了”。
 
  很多孩子从小被追着喂饭,形成习惯了。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不需要自己主动吃饭也不会挨饿。
 
  所以,索性就不再自己吃饭了,于是惯性作怪,等着大人追着喂。
 
  其实孩子大概1岁半的时候,甚至更早,这时候探索欲也比较强,会强烈的想自己吃饭。
 
  然而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的到处都是,弄的很脏,所以就三下五除二,几口喂完省事。
 
  于是,在最该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阶段,大人却不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一直喂饭。
 
  然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了,也不会用筷子等传统餐具。
 
  因为错过了那个时期,孩子就不愿意学了。
 
  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孩子吃完后,还要追着喂几口。
 
  还有部分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吃饭场地不限于餐桌,比如孩子在看电视,就赶紧跑到前面喂几口。
 
  这些,都不是好的吃饭习惯,都会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
 
  其实最好的吃饭习惯是,全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旁,关掉电视和手机,一起吃饭。
 
  过了饭点,全部收掉,不要给孩子留饭。
 
  对于2岁,甚至一岁以上的宝宝,一定让其坐在餐椅上,用自己的餐具自己吃。
 
  刚开始确实会弄的很脏,但是,相信孩子的能力,慢慢就好了。
 
  最关键是,小时候养成良好的自己吃饭习惯,以后基本不再会因为宝宝吃饭的问题操心。
 
  此点相当重要,不然的话,后面,尤其是上学后,因为吃饭问题会大伤脑筋。
 
  经验总结
 
  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习惯,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家长不妨拿出一个两天的周末。
 
  首先带孩子出去户外运动,期间除了喝水,断掉一切水果和零食,过了饭点就收掉饭菜,不允许吃饭。
 
  这样一个周末一般足够了,孩子饿了,到吃饭时间自然会好好吃饭了。
 
  当然对于这个办法,断掉一切水果和零食是关键,这就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才会有效果。
 
  大家千万不要心疼,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绝对不会饿坏。
 
  但是,如果做不到切断零食和水果的话,奉劝大家还是不要尝试了,肯定无效。
 
  再者,需要引起普遍注意的是,对于孩子吃饭,绝对不是多多益善,千万不要过度喂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过于丰富,大都怕孩子缺失营养,很多都有过度喂养的倾向。
 
  古人说“若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很值得探究和学习的。
 
  其实只要孩子吃饱即可,甚至吃七分饱即可。
 
  前文曾提到过,轩轩大概1岁半到2岁那会,有过因吃太多引起积食的惨痛经历。
 
  后来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慢慢调理好,大家要引以为戒。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