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疫苗你打了吗?

手足口病疫苗你打了吗?

2017-11-29 来源:儿研所感染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接种后局部反应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上一期的手足口病—图片集介绍了手足口病,本期介绍手足口病疫苗。划重点——手足口病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疫苗的准确名称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因为肠道病毒71也就是EV71是手足口病病原中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所以大家就以手足口病疫苗来称呼EV71疫苗啦。

  以下是感染科ONLY对于本疫苗的详解。
 
  不少家长会问:
 
  “手足口病疫苗才上市,安全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会出现不良反应吗?”
 
  “接种以后是否就不会得手足口病呢?”
 
  别急,你想知道的,我们来告诉你!
 
  什么是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处理后用于预防该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疫苗,2016年上半年于我国正式上市。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是肠道病毒属,有多种血清型,包括我们熟知的柯萨奇病毒A16(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也包括上次在手足口病—图片集里提过的柯萨奇病毒A6(CA6)。
 
  目前我们的手足口病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只针对EV71,所以,并不是注射了该疫苗就不会再得手足口病,也并不是得过手足口病就不需要打疫苗了。针对手足口病的其他肠道病毒型别的疫苗正在研发中。
 
  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据统计,2009-2015年,我国卫生部门平均每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约190万例,死亡病例400-500例。在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74%为EV71感染,死亡病例中更是高达93%。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疫苗对于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为97.3%。
 
  疫苗的安全性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接种后局部反应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可表现为一过性的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EV71疫苗使用建议
 
  推荐接种年龄为6个月-5岁。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中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这是因为年龄越小感染EV71后症状越重,91%的重症手足口病为3岁以下的儿童,较大儿童和成人感染EV71后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所以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接种禁忌
 
  禁忌:已知对EV71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暂缓接种。
 
  慎重接种: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
 
  2)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
 
  3)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患者。
 
  注意事项:
 
  1.如果之前孩子得过手足口病,但是并不是由EV71感染所致,仍可接种EV71疫苗。
 
  2.接种EV71疫苗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
 
  3.建议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2周以上。
 
  4.建议使用同一企业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
 
  5.EV71疫苗对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有效,对其他类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并无预防效果。
 
  预防手足口病的重点仍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勤开窗,多运动,增强体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