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黄疸 >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生理过程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生理过程

2017-11-19 来源:月亮之家小儿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生理性细胞胞破坏过多、肝功能欠成熟等原因,可引起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增加,出现黄闰现象。随着上述原因的逐渐消除,黄闰亦逐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生理过程
 
  [病因]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生理性细胞胞破坏过多、肝功能欠成熟等原因,可引起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增加,出现黄闰现象。随着上述原因的逐渐消除,黄闰亦逐
 
  渐消退。这是一个生理过程。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黄疸先见于面、颈部,然后遍及躯干和四肢,巩膜亦可有黄染。部分新生儿的口腔黏膜也可能轻度发黄。黄疸多为浅黄色。大都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14天内消退。
 
  2、病理性黄疸可见于溶血病、败血症、胆汁淤积综合征,以及其他肛谢性疾病应立即就医: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足月儿皮肤发黄时间超过2周,早产儿皮肤发黄时间超过3周。
 
  (3)皮肤或巩膜黄染较深,或呈黄绿色,或连同足底皮肤也明显黄染。
 
  (4)生理性黄染消退后,又重新出现皮肤黄染。
 
  (5)在皮肤黄染期间,婴儿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呕吐、腹泻、两眼凝视、尖声哭叫以及抽搐等异常情况。
 
  [治疗用药]
 
  仅适用于生理性黄疸可喂适量葡萄糖水帮助退黄。

  蛔虫病
 
  [病因]
 
  人体感染蛔虫而发病。
 
  [临床表现]
 
  1、幼虫移行症:短期内吞入大量蛔虫卵后经8-9天(见于短期内生食了含有大量受精蛔虫卵的蔬菜、瓜果者),幼虫进入肺泡可引起发热、乏力、荨麻疹等。咽部异物感,阵咳,常呈哮喘样发作,少,重症有气急或痰中带血。病程短,大多经2周左右完全恢复。幼虫还可侵入肝、脑、眼等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损害,如肝大、癫痫、眼睑浮肿等。
 
  2、肠蛔虫病: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儿童常有腹痛,为脐周不定时反复腹痛,无压痛及腹肌紧张,伴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大便中排出蛔虫。儿童有时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
 
  3、胆道蛔虫症:蛔虫喜欢钻孔,当受到刺激时会乱钻。若钻入胆道,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疼痛,常伴呕吐,右上腹有轻度压痛,腹部体征剧烈腹痛不一致为本病的特征。当蛔虫自行退出后,腹痛即缓解。
 
  4、烈性肠梗阻:蛔虫成团阻塞肠腔,或蛔虫毒素刺激引起肠壁痉挛所造成。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呕吐,往往吐出胆汁或蛔虫。腹胀明显,腹中可摸到包块或有条索感。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因肠壁血液循环的阻断而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继发腹膜炎。因呕吐严重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5、其它:蛔虫还可钻入阑尾或肝脏,导致蛔虫性阑尾炎或“肝脓肿”。昏迷的病人,蛔虫会从喉部钻入气管,引起窒息。蛔虫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大便中找到虫卵或大便中排出成虫为根据。至于面部的白斑、指甲内的白点、晚上磨牙等都不能作为诊断蛔虫病的依据。
 
  [治疗用药]
 
  1、驱虫药:
 
  内服:史克肠虫清片(阿苯达唑片)、安乐士(甲苯咪唑片)、驱虫消食片、驱蛔灵(枸橼酸哌吡嗪)。
 
  外用:治虫栓(盐酸左旋咪唑栓)。
 
  六、蛲虫病
 
  [病因]
 
  蛲虫病由蛲虫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
 
  1、虫体如线头样,易粘附在肛门周围。
 
  2、肛门及会阴部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影响睡眠,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夜惊等症。
 
  3、女孩患者可因虫体进入阴道或尿道而发生阴道炎、尿道炎等;极少数患者可因虫体钻入阑尾及腹膜而发生阑尾炎或腹膜炎。患儿带有虫卵的手指甲和手指,是造成自我感染或传染给别人的主要原因,本病的症状虽然大多数不严重,但可影响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